首页>国家和组织>国家(地区)>非洲>乌干达>国家概况

乌干达概况

(最近更新时间:2024年1月)

【国 名】 乌干达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Uganda)。

【面 积】 241,55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99,807平方公里,水面和沼泽地为41,743平方公里)。

【人 口】 4725万(2022年世界银行数据)。全国约有65个民族。按语言划分,有班图人、尼罗人、尼罗-闪米特人和苏丹人四大族群。每个族群由若干民族组成。班图族群占总人口的2/3以上,包括巴干达(占总人口的18%)、巴尼安科莱(占总人口的16%)、巴基加和巴索加等20个民族。尼罗族群包括兰吉、阿乔利等5个民族。尼罗-闪米特族群包括伊泰索、卡拉莫琼等7个民族。苏丹族群包括卢格巴拉、马迪等4个民族。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斯瓦希里语,通用卢干达语等地方语言。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占总人口45%)、基督教新教(40%)、伊斯兰教(11%),其余信奉东正教和原始拜物教。

【首 都】 坎帕拉(Kampala),人口166万。年平均气温23℃左右,4、5、9、10月份为雨季,其余为旱季。

【重要节日】 国庆日:10月9日;全国抵抗运动组织执政日:1月26日;建军节:2月6日。

【国家元首】 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Yoweri Kaguta Museveni),1986年1月武装夺取政权,并出任总统。1996年5月成为民选总统,2001年3月、2006年2月、2011年2月、2016年2月、2021年1月五次连任总统。

【简 况】 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的内陆国。东邻肯尼亚,南与坦桑尼亚和卢旺达交界,西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接壤,北与南苏丹毗连。境内多为海拔1200米左右的高原,丘陵连绵、山地平缓。东非大裂谷的西支纵贯西部,谷底湖泊众多。拥有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近一半的水域,为著名的尼罗河源头之一。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2℃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公元1000年,地处乌南部的布干达地区就建立了王国。19世纪中叶,布干达王国成为东非地区最强盛的国家。1850年后,阿拉伯商人和英国、德国殖民主义者相继进入布干达,布境内爆发了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信徒间的连年战争,布干达王国迅速衰落。1890年,英、德签订瓜分东非协议,布干达划为英势力范围。1894年6月,英宣布布干达为其“保护国”。1896年,英将“保护国”范围扩展到乌全境,并于1907年在乌设总督。

1962年10月9日,乌宣布独立,保留布干达等4个自治王国,成立乌干达联邦,仍留在英联邦内。1963年10月,乌修改宪法,取消英派驻乌的总督,由布干达国王穆特萨二世任总统。1966年4月,奥博特任总统。1967年9月,废除封建王国和联邦制,建立乌干达共和国。1971年1月,阿明发动政变,同年3月就任总统。1979年4月乌全国解放军攻占首都,卢莱、比奈萨、穆万加先后担任总统或国家元首。1980年12月,奥博特在大选中获胜,再度出任总统。1985年7月,奥凯洛发动政变,推翻奥博特政权,并出任国家元首。1986年1月25日,全国抵抗军攻占首都,推翻奥凯洛军政权,29日,穆塞韦尼就任总统。

【政 治】 1986年穆塞韦尼执政后,结束了乌连年内战的混乱状态,建立并逐步完善以乌干达全国抵抗运动(1995年后更名为乌干达全国运动,2003年改为全国抵抗运动组织,以下简称“抵运”)为核心的独特的“运动制”政治体制(为乌特有的一种党政合一的政治制度,它包容各政党、民族、教派和各界人士,允许政党存在但限制其活动),力促民族和解,化解宗教矛盾,组成了以“抵运”为主,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广泛的联合政府,政局日趋稳定。

2005年,乌政治体制发生重大转变。7月,乌就保留“运动制”或实行多党制举行全民公决,92.5%的民众赞成开放党禁,乌至此进入多党制国家行列。8月,乌议会表决通过以取消总统任期限制为主要内容的宪法修正案。2006年2月,乌举行首次多党大选,“抵运”候选人穆塞韦尼以59.28%的支持率再次当选总统。2011年2月,乌举行第二次多党大选,穆以68.38%的得票率再次胜出。2016年2月18日,乌举行全国大选,穆塞韦尼以60.75%的得票率连任。2017年12月,乌议会通过取消总统候选人年龄限制的宪法修正案,穆塞韦尼总统据此有权参加下届总统竞选。2021年1月,穆塞韦尼总统以58.34%的支持率再次胜选连任乌干达总统。5月12日,穆塞韦尼总统顺利举行就职典礼。6月,穆任命新任内阁成员。

【宪 法】 1995年10月8日正式颁布实施新宪法,2005年11月和2017年12月两次修改。规定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无任届限制;议会有权弹劾总统和罢免不称职的部长,总统的重大任命、决定和签署重要条约均应先经议会批准;成立由部分内阁成员和议员组成的国务委员会,负责解决政府与议会之间的矛盾,出现政治危机时充当总统顾问,并代表议会批准总统的任命。

【议 会】 1986年抵运政府成立后,由“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代行临时议会职能。根据1995年新宪法,乌于1996年6月选举产生新的议会,运动制拥护者获议会多数席位。2021年5月,乌干达第十一届议会成立,目前共有426名议员,其中“抵运”293名,占议员总数的68.6%。议长阿内塔·阿蒙(Anita Among,女 )。

【政 府】 本届政府于2021年6月成立,主要成员有: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副总统杰西卡·阿卢波(Jessica Alupo,女),总理罗比娜·纳班贾(Robinah Nabbanja,女),第一副总理兼东共体事务部长瑞贝卡·卡达加(Rebecca Kadaga,女),第二副总理兼议会政府事务副领袖摩西·阿里(Moses Ali),第三副总理兼不管部长卢基娅·纳卡达马(Lukia Nakadama,女),教育和体育部长珍妮特·卡塔哈·穆塞韦尼(Janet Kataaha Museveni,女),总统事务部长玛丽亚姆·多卡·巴巴兰达(Mariam Dhoka Babalanda,女),安全部长吉姆·穆赫韦齐(Jim Muhwezi),科技和创新部长兼总统府司库莫妮卡·穆塞内罗(Monica Musenero,女),坎帕拉市政部长哈贾蒂·米茜·卡班达(Hajati Misi Kabanda),总理事务部长卡苏莱·卢蒙巴(Kasule Lumumba),政府督导托马斯·塔耶布瓦(Thomas Taybwa),减灾和难民事务部长奥尼克·希拉里(Onek Hilary),卡拉莫贾事务部长玛利亚·戈雷蒂·齐图图(Maria Goretti Kitutu,女),农业、牧业和渔业部长弗兰克·托姆韦巴泽(Frank Tumwebaze),总检察长基里奥瓦·基瓦努卡(Kiryowa Kiwanuka),国防和退伍军人事务部长文森特·巴穆兰加基·塞姆皮贾(Vincent Bamulangaki Ssempijja),能源和矿业部长露丝·南卡比鲁瓦(Ruth Nankabirwa,女),卫生部长简·阿曾(Jane Aceng,女),财政、规划和经济发展部长马蒂亚·卡萨伊贾(Matia Kassija),外交部长杰杰·奥东戈(Jeje Odongo),性别、劳工和社会事务部长贝蒂·阿蒙吉(Betty Amongi,女),新闻和信息通信技术部长克里斯·巴里奥蒙西(Chris Baryomounsi),内政部长卡欣达·奥塔菲雷(Kahinda Otafire),土地、住房和城市开发部长朱迪丝·纳巴科巴(Judith Nabakooba,女),地方政府部长拉斐尔·马杰齐(Rafael Magyezi),公共服务部长穆鲁利·穆卡萨(Muruli Mukasa),旅游、野生动物和遗产保护部长汤姆·布蒂梅(Tom Butime),贸易、工业和商业部长阿梅莉亚·基扬巴德弗朗西斯·姆韦贝萨(Francis Mwebesa),水利和环境部长切普托雷斯·曼古绍(Cheptoris Mangusho),工程和交通部长卡通巴·瓦马拉(Katumba Wamala).

【行政区划】 乌现有135个区(District)和1个首都市。【司法机构】 全国设高等法院、上诉法院和地方法院。政府设司法和宪法事务部长。首席法官阿尔佛瑟·奇贾莫伊·欧文尼·多罗(Alfonse Chigamoy Owiny-Dollo)。

【政 党】 现有30多个注册政党,主要有:

(1)全国抵抗运动组织(The National Resistance Movement Organization -NRMO)简称“抵运”,执政党。1981年6月,穆塞韦尼创建反政府组织“全国抵抗运动”,其军事组织为“全国抵抗军”,政治组织为“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下设各级基层委员会。1986年1月“抵运”夺取全国政权,全国抵委会代行议会职能,各级抵委会取代各级地方行政机构,“运动制”在全国确立。1995年9月,乌制宪议会通过新宪法,规定“运动制”延续到2000年,每五年举行一次全民公决,由全体人民就继续实行“运动制”还是改行多党制作出选择。1996年6月,乌选举产生议会,取代全国抵委会的议会职能。2000年6月乌举行全民公决,决定保留“运动制”。2005年7月乌全民公决决定弃“运动制”改行多党制。至此,在乌实行近20年的“运动制”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抵运”遂转变为政党。在2006年、2011年、2016年、2021年大选中,该党在议会中均获得绝对多数席位。

“抵运”的政治纲领通常被称为“十大纲领”,由穆塞韦尼制定,1984年7月颁布,其宗旨是:建立人民民主制度;恢复和保障人身及合法财产的安全;加强民族团结和消除一切形式的宗派主义;捍卫和巩固民族独立;建立一个独立、一体化、能自我生存的国民经济;恢复和改善社会公益设施,重建被战争破坏的地区;消除腐败和滥用职权;安置无家可归者和改善人民生活;与其它非洲国家携手合作,捍卫非洲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建立混合经济体制。1999年4月,“抵运”全国执委会在原有“十大纲领”基础上补充了环境保护、就业、扶贫等纲要,使之扩充为“十五大纲领”。

(2)民主变革论坛(The Forum for Democratic Change):由原改革议程组织、议会鼓动论坛和全国民主论坛于2004年8月8日合并组成,简称“论坛”,乌干达最大反对党。口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该党吸收了乌前军队司令蒙图、前国家安全局长普科尔等曾居运动政府要职的运动元老和重量级政客,并推举比西杰为其临时执委会主席。该党与保守党、正义论坛和社会民主党组成“党际联盟”,推举比西杰为其共同候选人参加2011年大选。比得票率26.01%,仅次于穆塞韦尼。2016年,比代表民主变革论坛再次参加总统选举,获得35.37%的选票。

(3)民主党(The Democratic Party):反对党,成立于1956年,受天主教派支持,在巴干达族和城市工商界中影响较大,在国际上得到英、美、德、梵蒂冈等西方国家青睐。1961年在大选中获胜,组成第一届乌干达自治政府。翌年在议会选举中败给人大党与卡巴卡耶卡党的联盟。1969年12月被人大党政府取缔。1973年,该党宣传书记保罗·塞莫格雷雷流亡美国,在美重建民主党。后该党加入乌全国解放阵线并参加了阿明下台后的历届政府。1992年5月在坎帕拉等地开始陆续重建支部并恢复活动。信奉自由资本主义,主张议会民主;抨击“运动制”为一党专制,呼吁实行多党民主,并抵制了2000年6月举行的乌政体全民公决。

(4)乌干达人民大会党(The Uganda People's Congress):简称人大党,反对党,创建于1960年3月,由以奥博特为首的乌国民大会党激进派同民族进步党、乌干达人民联盟党合并而成。1964至1971年和1980至1985年,人大党两次成为执政党,奥博特两度出任总统。1986年1月“抵运”执政后,该党部分领导人以个人身份参加了“抵运”政府。该党总体对“抵运”政府采取不合作态度,并抵制了2000年6月的政体全民公决。

(5)保守党(The Conservative Party):原名卡巴卡耶卡党,成立于1960年9月,1980年5月改为现名。1962年,该党与人大党联手参加大选获胜,布干达国王穆特萨二世出任总统。1964年,该党被人大党排挤出内阁,穆特萨流亡英国。代表布干达封建酋长和王室贵族利益,反对政府集权,主张建立联邦,恢复保障联邦制的1962年宪法,实行多党制与议会上下两院制,但采取与“抵运”政府合作的态度。现任主席约翰·肯·卢克雅木齐(John Ken Lukyamuzi)。

(6)全国团结平台(National Unity Platform):前身为“人民力量运动”,由反对派领导人鲍比·韦恩创立。韦恩号称“平民总统”,2003年毕业于乌最高学府麦克雷雷大学艺术系,18岁出道并逐渐成为东非地区著名流行音乐歌手。2014年后歌曲逐渐由社会现实问题转向政治题材,2017年,韦初步涉足竞选政治,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坎帕拉一选区国会议员补选并以压倒性优势获胜。在韦恩由艺术家向政客转变的过程中,人民力量运动逐渐发展壮大,2020年7月,该运动正式该组为政党,韦恩自任主席并注册参加2021年乌干达大选。该党支持者主要由城市青年组成,在坎帕拉地区实力较强,影响力窜升迅速,在2021年议会选举中赢得61席,占比12.22%。

【重要人物】 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全国抵抗运动组织主席。1944年出生,巴尼安科莱人。1966至1969年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获学士学位。1970年回国后任奥博特总统府研究助理秘书。1971年阿明上台后流亡坦桑,参加反对阿明的斗争。1979年阿明被推翻后任全国解放阵线执委兼军委会副主席,历任国防国务部长、国防部长和地区合作部长等职。1980年创建“乌干达爱国运动”。1981年6月,穆与卢莱共同创建“乌干达全国抵抗运动”,先后任副主席、临时主席、主席。1986年1月推翻奥凯洛军政府,就任总统兼国防部长、武装部队总司令。1996年5月在乌首次全民大选中当选总统,2001年3月、2006年2月、2011年2月和2016年2月四次蝉联。曾于1989年、1996年和2004年访华,2006年11月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15年3月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2018年9月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19年6月来华工作访问。已婚,有三女一子。

【经 济】 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和出口收入的95%,粮食自给有余。工业落后,企业数量少、设备差、开工率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由于连年战乱,经济一度濒临崩溃。1986年“抵运”执政后,实行务实、稳妥的经济发展政策,积极进行结构调整,优先发展农业,整顿国营企业,扶植私人经济,推行自由贸易等措施。自1991年以来,经济年均增长6%左右。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乌棉花、鱼类、咖啡等传统支柱产业出口萎缩,经济增速下滑。2015年6月发布《2015-2020国家发展计划》,为今后5年国家发展确定了总体目标。

2023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551.7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86美元。

货币名称:乌干达先令。

汇率:1美元=3765乌干达先令。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等)

【资 源】 已探明矿产资源有:铜、锡、钨、绿柱石、铁、金、石棉、石灰石和磷酸盐等。森林覆盖率为12%,产硬质木材。水产资源丰富,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水力发电潜力约2000兆瓦。乌西部阿尔伯特湖附近发现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约12亿桶。

【工 业】 工业落后。主要工业部门有建筑、食品、饮料、烟草、钢铁、五金、金属矿产、纺织、服装、皮革及制鞋等。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设备差且使用率较低。为吸引外资发展工业,乌政府于1991年成立投资局,迄已吸引2000余家外资企业赴乌投资,实际投资额超过25亿美元。乌政府大力推行私有化政策,目前已有122家国有企业实现私有化。

【农 业】 农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0%。粮食自给有余。全国可耕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42%,已耕地面积500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有饭蕉、小米、木薯、玉米、高粱、水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棉花、烟草、茶叶等。

【渔 业】 乌河流湖泊面积36902.6平方公里,渔业资源较丰富。渔业是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渔产品是乌重要出口产品。

【旅游业】 主要旅游点有尼罗河源头、伊丽莎白国家公园和基代坡河谷国家公园等。20世纪60~70年代初,旅游业是仅次于咖啡和棉花的第三大创汇产业。但此后连年不断的内战使旅游业遭到严重破坏。“抵运”执政后,随着国内局势日益稳定,旅游设施逐步恢复,旅游业得以复兴。2017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将乌列为世界第五大旅游目的地国。同年,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将布恩迪国家公园、鲁文佐里山国家公园、卡苏比王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世界银行估计,乌旅游业产值达10亿美元。

【交通运输】 乌为内陆国家,9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经肯尼亚的蒙巴萨港。国内运输以公路为主。据乌官方统计,近年运输情况如下:

公路:总长约7.8万公里,承担99%的客运和95%的货运。2008年机动车保有量约47万辆。2018年建成坎帕拉至恩德培机场高速公路,拟建设坎帕拉至第二大城市金贾的高速路。

铁路:总长1241公里。自1997年以来,铁路客运停止运营,但铁路运输仍为乌进出口货物的一种方式。货物运输量2005年达18.6万吨公里。乌干达有意将现有铁路升级改造为标轨铁路,分别连接肯尼亚、南苏丹、刚果(金)、卢旺达。

空运:截至2015年底,乌干达境内共有34个机场,其中4家有商业航线运营。恩德培国际机场是乌唯一口岸机场,距首都坎帕拉45公里,2014年客货运量分别为1449824人次和54856吨。2019年9月,乌干达政府成功重启了关闭20多年的国家航空公司,并完成飞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首航。

【财政金融】 乌财政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税收、国外援助和出口。2005年初乌对税务局进行了改革,改进了管理效率,增强了直接税收。

【对外贸易】 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进出口额总体呈增长趋势。2018年,乌对外贸易总额为97.4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6.42亿美元,进口额60.99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有:咖啡、渔产品、烟草、玉米、花卉、皮革等。乌主要进口商品有:成品油、汽车、钢铁、电讯和声像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等。

【外国资本】 乌投资局极力吸引外资,将外资集中引入到园艺、食品加工、纺织和包装业等领域。截至2018年底,乌吸收外资存量达133.33亿美元。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8年,乌吸收外资流量为13.37亿美元。

【外国援助】 “抵运”执政后,乌政局稳定,经济情况不断好转。尤其是乌政府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提出的经济结构调整方案后,乌外援不断增加,美、英等西方国家将乌列为对非重点援助国。近年来,乌商业环境改善显著,得到国际社会青睐,外援大幅增长。外援中,多边援助主要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欧盟,双边援助主要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丹麦和荷兰。

【人民生活】 近年来,乌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逐步改善。1986年至2011年间,婴儿死亡率从1986年的122‰降至54‰;孕妇死亡率从9‰降至4.38‰。成人艾滋病感染率已下降至7.3%(2018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为3.582%。人均寿命62岁(2015年)。乌传染病风险较高。2010年,乌北部爆发黄热病疫情,造成数百人感染,50多人死亡。2012年,乌首都附近爆发埃博拉疫情,造成17人死亡。2017年,乌东部地区爆发马尔堡疫情,造成3人死亡。2018年,乌邻国刚果(金)爆发埃博拉疫情,乌政府加大投入阻止疫情输入,取得良好效果,2019年6月乌境内发现3例死亡病例,但疫情未出现传播,7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乌埃博拉疫情结束。2020年3月,乌干达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疫情患者,近年来,乌贫困人口比例下降,但贫富分化加剧,贫困人口比例从1992年的56%下降至2015年的16%,基尼指数从1992年的0.36上升至2015年的0.47。

【军 事】 “乌干达人民国防军”创建于1981年2月,当时称“全国抵抗军”,后称“乌干达人民抵抗力量”,抵运执政后改为政府军。1995年1月起用现名。1987年组建空军。军队统帅为穆塞韦尼总统。

根据乌政府与西方国家的有关协议,乌每年军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内。

【教 育】 实行英国教育体制:小学7年,初中4年,高中2年。麦克雷雷大学为乌最高学府,始建于1937年,目前在校本科生约3.5万名,研究生约3000名。此外还有姆巴莱伊斯兰大学、姆巴拉拉科技大学、东非基督教大学、乌干达烈士大学等20余所大学。全国10岁以上人口识字率70%。自1997年起实行免费教育制度,政府为全国每户四个孩子提供免费小学教育。2008年小学达到14179所,教师13.1万名,在校生747万人;初中1907所,教师40352名,初中在校生83万人。

【新闻出版】 共有10余种用英语和卢干达语出版的全国和地区性报刊,发行总量约10万余份。主要报刊:《新愿景报》,唯一的官方英文日报,1986年5月创刊,其前身为奥博特第二届政府时期的官方《镜报》,发行量约4万份;《每日箴言报》,私营英文报纸,1992年创刊,现为日报,发行量约3.8万份;《友人报》,卢干达语日报,1911年创刊,是乌历史最久的报纸,原为天主教报纸,后由“友人”出版公司经营;《东非人报》,英文周报,1994年11月首次发行,在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同时出版。

乌干达通讯社为国家新闻机构,设有地球卫星转播站。2005年11月,乌干达新闻部成立乌干达广播公司取代该通讯社。

乌现有四家广播电台,其中三家为私人电台。国家广播电台设有中、短、调频等波段,以英语、斯瓦希里语播音为主,另有卢干达语等30个部族语言的广播。2005年与乌干达电视台一起归乌干达广播公司管理,并改称“乌干达广播公司电台”。

乌干达电视台在6个乡镇设有转播台,覆盖全国。

【对外关系】 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重视同西方国家关系,但是反对外部干涉。倡导非洲联合振兴,推动地区一体化,主张非洲联盟和此区域组织在解决地区冲突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调解刚果(金)、南苏丹、布隆迪等地区热点问题,是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最大出兵国,是非洲最大难民接收国之一。

现为非盟安理会改革十国元首委员会和非洲气候变化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委员会成员,是英联邦、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非洲联盟、东非共同体(EAC)、东南非共同市场(COMESA)和政府间发展组织(IGAD)等组织成员国。2024年1月,乌干达主办不结盟运动第19次峰会和第三届南方首脑会议并接任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轮值主席。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