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驻外报道 > 外交之声

驻塞浦路斯大使刘彦涛在《塞浦路斯邮报》发表署名文章《机遇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和绿色转型》

来源:(驻塞浦路斯大使馆) 2024-05-15 17:42

2024年5月12日,驻塞浦路斯大使刘彦涛在《塞浦路斯邮报》发表署名文章《机遇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和绿色转型》。全文如下:

过去一段时间,国际舆论场上出现了一些关于中国经济“崩溃”“见顶”的噪音。三月底,习近平主席在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指出,中国的发展历经各种困难挑战才走到今天,过去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现在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

事实上,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超过126万亿元(约17.75万亿美元),经济增量与一个中等国家经济总量相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约为1/3,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一季度开局良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经济运行稳定性、协调性增强,市场经营主体信心持续提升。

尤为重要的是,今日中国,正致力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由习近平主席提出,它指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和绿色化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生态是绿色,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中国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取得新成效。比如,工业城市辽宁锦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江苏常州依靠创新驱动成为“万亿之城”,浙江安吉将青山绿水打造为城市名片,广东深圳以新兴产业融合催生科技龙头。新质生产力连点成线、编织成网,带动全链条、全行业、全社会发展。如今,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行驶在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一半在中国,中国数字支付规模占全球份额接近一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总和,神舟十八号成功发射,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新质生产力既为中国经济大动脉泵入强劲动能,也对国际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增加中国市场对全球商品、服务、资本与人员的需求,中国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经济发展增加新活力、带来新机遇。另一方面,绿色低碳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当前全球绿色产能远远不足,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众多国家对中国新能源产品潜在需求巨大,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与塞浦路斯经贸合作保持强劲势头,去年两国贸易额接近10亿美元,其中塞对华出口同比增长11.4%。数字转型、绿色转型是塞经济政策重点,这与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完全契合。未来的中塞务实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