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班珠尔,了解冈比亚
——驻冈比亚使馆学习考察活动侧记
来源:    2016-06-24 09:46
[字体: ]      打印本页

  2016年端午节,驻冈比亚使馆组织全体馆员及部分中资企业人员赴冈国家博物馆、7·22革命纪念拱门,开展一次以冈比亚历史为主题的学习考察活动。

(冈比亚国家博物馆) (冈比亚7·22革命纪念拱门)

  冈国家博物馆馆长西塞在电话中得知我馆考察意向后,当即表示热烈欢迎。当天下午,馆长西塞组织包括中心馆和首都其他5处分馆的几乎全部管理层和工作人员在馆门口迎接。使馆临时代办张吉明会面时表示,今年3月中冈复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势头很好,各领域交流合作迅速展开。中冈都有着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方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学习了解冈历史文化,增进双方理解,从而更好地推动两国关系发展。西塞热情洋溢地简短致辞,随后陪同参观。博物馆高级助理波尔德向我馆一行详细讲解博物馆和7·22革命纪念拱门内陈设展品。

  国家博物馆馆舍是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一栋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的木质楼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一小小博物馆精致地呈现了冈比亚数百年来的历史传承、民俗风貌。7·22革命纪念拱门则是冈政府为纪念1994年那场“不流血政变”而建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冈全境最高建筑。这两处地方展现出冈比亚国情的五个关键词:农耕、生态、宗教、殖民奴役和独立发展。

  冈比亚地处热带,农业自古以来是生存之本,时至今日冈政府仍以实现全国粮食自给自足为主要施政目标。博物馆展出了冈在各个不同时期各部族使用的农耕用具。馆长西塞介绍说,男女耕作时使用的农具也有所差异,比如说女性的锄把更长一些,这样用起来可能会显得女性“more elegant”(更优雅),而男性就得弯着腰拿着短而重的农具,“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冈比亚男性使用的传统农耕用具之一)

  冈比亚被誉为非洲的“微笑海岸”,西临大西洋,冈比亚河横贯全境,拥有绝美的热带风情和丰富的生物物种。馆内资料记载,冈境内有600余种珍稀鸟类,有关珍贵红木及虫鸟标本的介绍和展示让人印象深刻。数据显示,每年有约35万的各国游客赴冈旅游,以欧洲游客居多。旅游业是冈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仅次于农业,是冈第二大收入来源。

 
(冈比亚国家博物馆馆藏的蝶类标本) (冈比亚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鸟蛋标本)

  早在公元1000年前后,伊斯兰教已传入冈比亚,大大早于西方殖民者的到来。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原始拜物教是冈主要宗教,其中穆斯林占人口约90%。博物馆充分记录、展示了冈各宗教传入发展、和谐共处的历史。西塞特别强调说,在冈比亚,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和睦相处,相互通婚、相互庆祝彼此重要节日等非常普遍。

  在馆内光线较暗,不大容易引起注意的一处角落,我们看到了冈比亚殖民地时期英国女王、历任总督以及奴隶贸易的图文资料。从十五世纪中后期起的400年间,殖民者携带枪支弹药和廉价消费品乘贩奴船从欧洲到西非,用以换取非洲黑人,将其贩卖至美洲换取棉花、咖啡等原材料和金银,最后运往欧洲,由此形成罪恶的“三角贸易”。冈比亚境内詹姆士岛(James Island)等遗址被完整保存,并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作为那段惨无人道的历史见证。西塞介绍说,直至今日仍有不少冈比亚人反对设置这一展区。

  沿着7·22革命纪念拱门内部蜿蜒而上的狭窄楼梯,登上拱门高处的平台,可俯瞰首都班珠尔全貌,浩瀚的大西洋与宽阔的冈比亚河交汇的河口也尽收眼底。平台下方的展览空间以图文形式展示了冈独立50年来在教育、妇女发展、减贫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波尔德介绍说,今天公路已贯通冈比亚全境,而在1970年前冈全国没有一条公路,交通都靠水路,从河上游乘船到首都班珠尔要7天时间,而现在乘车走陆路3小时即可到达。

 
(7·22革命纪念拱门展览处) (从7·22革命纪念拱门顶部俯瞰班珠尔市景)

  交谈中,西塞向张代办表示,他长期以来对中国历史文化抱有浓厚兴趣,对孙中山、毛泽东等中国重要历史人物十分了解和敬重。张代办询问他是否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间,西塞的回答准确无误,这让我们感到有些意外和欣喜。双方随后相互赠送了介绍各自国家历史文化的书籍和音像制品并合影留念。

(与冈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合影)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深深感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冈复交时间虽然不长,但两国人民一直相互抱有友好感情,相互尊重和欣赏对方的历史文化,渴望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这是两国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健康、稳定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不竭动力。走进班珠尔,了解冈比亚,推动中冈友好合作,我们在路上!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