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在立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引领中欧关系》
来源:    2020-09-21 19:07
[字体: ]      打印本页

  2020年9月21日,驻立陶宛大使申知非在立主流媒体《立陶宛晨报》、《观察者报》发表题为《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引领中欧关系》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2020年9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欧盟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视频会晤。中欧领导人就中欧关系的发展方向作出规划和指引,一致同意加强沟通协调合作,深化互信,实现互利共赢,坚持维护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中欧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国际局势的深刻演变,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全球化遭遇前所未有的逆风,人类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中欧作为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两大力量,推动全球发展繁荣的两大市场,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两大文明,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合作什么,更加具有世界意义。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越是面对这样的形势,越要牢牢把握相互支持、团结合作的大方向,越要坚定不移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恢复经济、维护正义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欧互为重要贸易和投资伙伴。本次会晤上,中欧双方宣布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令人鼓舞。中欧将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实现年内完成谈判的目标,推动合作提质升级,共同维护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环境。中国市场保持对欧开放,欢迎更多优质安全的欧盟农产品进入中国。中欧还将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数字合作伙伴关系,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数字经济治理良性发展作出贡献。

  中方主张,发展健康、稳定、富有成果的中欧关系,一是坚持和平共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不同文明文化多元共生才是常态。中欧之间没有地缘战略冲突,对于彼此是机遇不是威胁,是伙伴不是对手。中欧和平共处的力量坚定一分,世界的和平和繁荣就多一分保障。

  二是坚持开放合作。欧盟本身就是开放互联的产物。我们相信,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的大势没有改变。中国正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中欧两大市场、两方资源更好联通、发挥更大效益,将推动中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三是坚持多边主义。中欧同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要加强协调,坚持多边理念,采取多边行动,遵守多边协议,强化多边机构。要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负责任的态度,共同抵制煽动分裂、“脱钩”和对抗的逆流,避免世界重回“丛林法则”。

  四是坚持对话协商。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上的差异,不是对话与合作的障碍。中欧关系45年来的蓬勃发展,就是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最好证明。中欧应坚持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把握好中欧关系合作发展的主流。对于双方之间的分歧,要通过平等对话加深了解,通过坦诚沟通增进互信,通过建设性方式加以管控。

  当前,中国经济已抵御了疫情的冲击,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显示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第二季度的中国经济已经止跌回升,增长3.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恢复增长的国家。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将成为2020年少数几个保持正增长的国家之一。

  面临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中国提出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让开放的国内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成长中起决定性作用,改变中国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形式、方式和途径,让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链接起来,以开放的国内市场促进和带动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循环。

  新发展格局要求中国建设更加开放的经济体制,将为各国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截至2019年,中国总体关税水平已降至7.5%以下,低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成为世界上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最近调查显示,99.1%的外企表示将继续在华投资经营,89%的欧盟企业不会考虑把产业链撤出中国,中国仍是大部分欧洲企业的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这些都是世界对中国经济前景和持续对外开放投下的“信任票”。

  立陶宛是欧盟成员国,处于欧亚互联互通交汇前沿。中立交流合作将受益于中欧关系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充实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有利于整个欧洲的民生和经济发展。我高兴地看到,今年以来立陶宛在华投资企业和项目有序运转、日益兴旺,越来越多的立陶宛商界人士视开拓中国市场为疫后发展的新机遇。立陶宛政府致力于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创新与研究、经济基础设施等领域发展与对外合作,也与中欧打造绿色合作伙伴、数字合作伙伴的方向高度契合。我期待,中立不断扩大双向开放,在绿色环保、数字经济等领域深挖合作潜力,不断开辟新的增长点,为后疫情时代的两国经济复苏和民生改善带来福音。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