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后的中国与西方关系
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演讲
来源:    2008-11-14 01:26
[字体: ]      打印本页

  傅莹

  20081020

  很高兴有机会与皇研所的会员们见面,与大家谈奥运后的中西方关系。

  824晚上,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结束以后,我自己留在座位上,看着场地里面那些仍然兴奋地拍照的青年演员和运动员们,心里非常的不平静。

  走到今天,中国经历了许多。从1908年伦敦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中国的年轻人提出:中国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到奥运会在北京胜利落下帷幕,中国走过了一个世纪艰苦的道路。

  而在2008年,似乎历史的宿命把中国的百年艰辛浓缩着再次展现出来,天灾人祸,成功与挫折,起起伏伏,似乎刻意要让中国人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以便走好今后的路?

  奥运会之后,掌声和赞扬一片,人们在问:中国将走向何方?随着自己的强大是否会咄咄逼人,强加于人?

  在西方,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西方以成熟大国的标准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当西方世界陷入金融和经济困境之际,很多人寄希望于中国发挥作用。

  而中国人自己怎么看这个问题呢?也许中国的历史太长,经历的苦难太多,培养了中国人强烈的忧患意识;也许因为奥运会的成功来得太不容易,让中国人保持了冷静的自我认识。

  80%的中国人认为中国还远远不是世界强国。确实,中国人均GDP只有英国的1/20区域、城乡差距非常大,工业化、城镇化刚刚起步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每天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生,面临着种种严峻的挑战。奥运之后发生了三鹿奶粉的问题,反映了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复杂性。

  中国人自己与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有比较大的落差,在当前的中西方关系中,舆论因素日益突出,西方一些媒体的对华负面报道常常会成为中西方合作的干扰因素。今年34月间围绕拉萨骚乱和火炬境外传递发生的种种波折,让很多中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对西方的真实意图和动机产生了疑虑。

  不少人认为西方在以意识形态问题为借口阻挠中国发展。他们感到西方一些人对中国有很深的偏见和先入为主的成见,倾向于从自己的环境和世界观出发看待中国,对中国存在的困难不能从发展和国情的角度分析。我在4月的一篇文章里表达了对中西方民众相互认识转向负面的忧虑,这也是中西方关系今年出现较大波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缘由。我注意到,西方社会的信息库里关于中国的真实客观素材比较少,例如,在英国的书店里关于现代中国的观点平衡的书比较少,在一些大学的图书馆里面客观介绍中国的书籍也是有限的。而在中国书店里有大量关于西方和关于英国的书籍。我感觉在西方存在关于中国的信息逆差。

  四川地震后西方国家对灾区的大力支持和慷慨帮助让中国民众看到了西方媒体和民众人性化的一面。媒体对震灾的客观公正报道拉近了中西方民众的感情距离。

  奥运会期间,3万名世界各地的记者云集北京,对奥运会和中国进行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报道,40多万名游客、几十亿电视观众聚焦和体验中国。奥运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充满活力的中国。我遇到的不少西方记者为在中国看到和感受到的一切赞叹不已,意识到他们原来其实并不了解中国。

  北京奥运会不可能完全改变西方对中国的成见,但是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从印象中走出来,主动去了解一个现代的、发展中的中国。媒体在西方多元政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全球舆论也有相当大的影响,随着中国开放度的不断扩大和世界对中国关注的不断上升,媒体在推动中国和世界的相互了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很多英国朋友认为,中方应多与西方媒体和民众直接沟通与交流,通过西方媒体的平台发出中国的声音。

  奥运会也让中国民众前所未有地近距离接触西方人。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多样性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更能用自信和平常心看待外界的批评。西方媒体对奥运会的平衡报道对世界了解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奥运会让中西方之间的相互了解前进了重要的一步。

  但奥运会没有改变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没有完全消除西方对中国的疑虑,更难以解决中西方关系的深层次的分歧。

  奥运会后中国的挑战,是如何把握好自身的发展方向,正确界定与世界的关系,更好地向世界阐释我们的发展道路和政策方向。奥运会后西方的挑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的变化及对世界的影响。中西方之间的共同挑战是如何在增进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平等、合作、成熟的伙伴关系。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显示了中西方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世界里,谁也无法独善其身。中国高度关注金融危机之中全球经济的走势,赞赏英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为稳定金融市场而采取的措施,真诚希望这些措施能够有助于恢复对全球银行体系的信心。

  近年来,中国对银行业进行了渐进的改革,稳步对外开放,增强了金融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是有限的,可控的,但随着美欧等国需求的减弱,中国制造业压力增大。很多中小企业被迫关闭或濒临倒闭,汽车和家电销售下滑,钢厂减产。

  面对这场危机,中国首先要保持自身经济的增长,这不仅对中国重要,对世界也十分重要。中国人民银行98宣布“双下降”,利率下调0.27%,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这是央行在一个月内第二次降息,也是与一些国家的央行采取的同步行动。上星期天,中国政府还出台了10项措施刺激经济增长、推动结构调整,包括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和民生投资、加强金融监管等。

  上周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大支农力度的强有力政策信息,旨在通过新一轮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比2008年翻一番,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这将对农村地区乃至中国全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对中国保持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抱有信心。中国有一个大的国内市场,社会储蓄充裕,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我们有素质不断提高的人力资源。根据目前的预测,2008年中国GDP预计将保持9%以上的增长。

  中国的持续增长对贸易伙伴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很重要。今年前7个月,中国从英国的进口增长39.3%。中国对英投资连续5年保持增长,已成为英第九大投资国。

  中国积极参与了应对危机和改革国际金融秩序的努力和讨论,和其他国家一起呼吁加强协调和配合、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稳定全球金融体系。中国认为有必要从危机中吸取教训,更好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中国与美、英等国在这场危机中保持着密切接触。胡锦涛主席与布什总统两次通电话,温总理与英国首相布朗也通过会见和打电话交换意见。正如胡主席所言,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对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经济金融稳定。

  金融危机中,中西方利益交织的现实充分表明,相互依存已成为中西方关系最突出的特点之一。2007年,中国贸易总额、对外投资、出境旅游都是1992年的10倍以上,中国出口的40%流向欧美。每年4千万中国人出境旅游,欧美也是深受青睐的目的地,每年到英国的中国游客达到20万人。175千名中国学生在欧盟留学,其中7.5万在英国,也有1万名欧盟学生在中国留学。

  过去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既是向西方开放的过程,也是努力向西方和其他国家学习的过程。麦当劳和可口可乐落户中国,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人权的概念迅速发展。但这样的学习不是机械的照搬照抄,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国情借鉴西方有益的东西。在过去,中国照搬外国经验是有过深刻教训的。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在经济、科技、军事乃至文化等后来居上,而中国由于封建王朝的闭关锁国而日趋衰落。1840年,中国的大门被炮舰打开,很多西方的东西被强加到中国的头上。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中国人一方面抵制西方的强权,一方面试图向西方学习,然而很多人也怀疑:西方模式对中国是不是最好的模式?

  然而,国家的贫弱和人民的饥荒不是可以通过照搬别人的制度而解决的,民主和人权这些曾被中国知识分子推崇的观念并没有能够在旧中国开花结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模仿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制度也走过不少弯路。

  30年前,中国在邓小平领导下终于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奥运会的成功就是建立在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坚实基础之上的。

  30年来,中国成为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势的获益者,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通过与世界,包括与西方国家的和平合作、互利共赢实现了自己的高速发展。

  中国的强国之路必然是和平之路,处理与世界的关系应该是依靠合作手段。中国外交的主要特征是和平与合作,根本任务是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局,为国家的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合作环境。

  中国主张在处理国际事务中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分歧,例如朝鲜核问题就是中国和平、合作外交理念成功的例证。经济制裁、武力威胁不能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选项。中国需要走一条强而不霸的道路。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利益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必要性和能力也提高了。中国更多参与国际事务是大趋势。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中国与几乎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建立了某种形式的战略或者合作伙伴关系,就国际上的热点问题进行着有效的合作。

  但是中国不可能按照西方的意图去发展,中国也难以接受那些试图推行自己价值观念的做法。西方对中国的挑剔和责难不会消失,中国与西方相互的理解和认同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3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经曲折,但从未倒退过,今后中国的持续发展必将在与世界更大的互动中实现。

  对外界所关注的奥运会之后中国向何处去所给出的最好回答是,中国将对内坚持改革开放,对外坚持和平与合作。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