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专题 > 当年专题 > 其他专题 > 读懂中国共产党——外国人士的视角 > 共同富裕

斐济驻上海总领事陈玉茹:中斐关系硕果累累、未来可期

2022-08-06 10:00

  自2016年开始,斐济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陈玉茹一直在上海工作生活,多年来扮演着中斐合作“推动者”的角色。

  在采访中,陈玉茹表示,中斐关系是互利互惠的良好关系,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十分深厚,期望未来中斐两国在农业技术、清洁能源、文化交流、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实现更为深入的合作。在叙述中,她时常援引自身经历或其他故事,生动地描绘中国在斐济人民心中“有道义有担当”的大国形象。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陈玉茹的许多言辞,显示出她“中国通”的广博见识。原来,早在90年代末,她就取得了中国研究专业的学位,后来又在2010年担任上海世博会斐济馆的馆长,在上海呆了大半年,再加上这些年走访中国各地,她对中国的了解全面深入。


陈玉茹总领事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专访

  中斐经贸合作节节攀升 促斐济经济良性发展

  中斐建交已47年,双边关系发展顺利,经贸合作节节攀升。2021年,两国进出口贸易额达4.53亿美元,同比增长31%,是建交之初的近200倍。在2020年,中国对斐济的直接投资达到2280万美元,较2019年增长30.6%。

  陈玉茹援引数据表示,2015-2020间,以斐济为目的地的外国直接投资中有32%来自于中国,这充分说明,中国是斐济十分重要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斐济非常重要的市场。她表示,斐济人民非常欢迎中国投资者在斐济投资,这不仅能够创造就业,还有助于提升斐济人民的生活水平。

  陈玉茹表示,许多中国朋友常会问她这么一个问题:“斐济这么小的一个经济体,人口还不到100万,有什么理由到那儿去投资呢?”

  对此,陈玉茹总是会讲一个中国投资者在斐济用“小果子”做出“大文章”的投资案例,借此表明斐济仍有许多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前景可期的投资机会。“当一名中国投资者来到斐济时,他与斐济农民合作种植当地特产的诺丽果,并建厂规模化生产诺丽果汁,并将产品从斐济出口到中国市场上。”陈玉茹表示,中国投资者的市场并不局限于斐济,还可以利用好中国市场的优势。

  陈玉茹提到的这名投资者还将中国的制茶工艺应用到诺丽树叶上,开发出了诺丽果茶这一新产品,“一棵诺丽果树最终能产出两种产品,即诺丽果汁和诺丽果茶”。她认为,对于斐济而言,这是最理想的一种投资模式——不仅能解决斐济的就业问题,还能刺激出口水平,并向斐济社会引进最新的生产技术,最终促进了斐济经济的良性发展。


诺丽果及诺丽果茶

  诺丽产业的成功,只是中斐经贸惠及斐济产业经济结构发展的一个缩影。陈玉茹提到,在农业合作方面,来自中国的投资及农业生产技术为斐济实现农产品种植多样化起到了巨大作用。陈玉茹表示,农业部门是斐济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门,尽管传统上斐济主要向欧盟和英国出口糖,但斐济逐渐意识到了农产品多样化对国家经济结构良性发展的重要性。

  以菌菇产业为例,资料显示,长期以来,斐济没有自己的食用菌产业,只能依靠进口,而中方援助的菌草技术打破了这一困局。陈玉茹指出,利用菌草技术,斐济农民种植的食用菌能够逐渐满足国内需求,从而减少对外国进口食用菌的依赖程度。她期待着中斐双方未来建立以研发农业技术为主的联合研究机构,实现更多农产品,如番茄、生菜等的本土化种植,以提高斐济农业生产的多样化水平。


2018年6月12日,在斐济楠迪,中国专家和当地雇员检查菌菇生长情况

  中斐在基建合作、应对气变上大有可为

  在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始终坚定支持并积极参与南南合作等国际合作,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发展,为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中国贡献。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中斐共同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令斐济受益良多。提到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陈玉茹回想起她在中国居住期间,见证了中国许多道路桥梁、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项目都得以高效高质量地建成。“中国无疑已经向世界证明了其作为‘基建大国’的强大实力”,她说。

  陈玉茹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以“中斐友谊桥”为代表的中国援建的交通运输工程,惠及了广大斐济人民,“将不同区域的人们连接在了一起,加强农村与城市的互动,促进了城乡更为平衡的发展。”陈玉茹表示,除了交通设施以外,以中铁、中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还在斐济开展了诸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工程项目,包括水利工程、医院等,极大地改善了斐济民生水平,斐济人民对此十分感谢。


位于斐济首都苏瓦的斯丁森桥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是中斐合作的另一个重要主题。“以图瓦卢为例,其陆地最高点仅高出海平面不到5米(4.6米),根据科学家的预测,也许在50年后,图瓦卢就将彻底沉入海底”。陈玉茹强调,气候变化问题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对于包括斐济在内的太平洋岛国而言,这就是一个真切的生存问题。“气候变化引发了更高频率和更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对斐济等岛国会造成难以想象的重大损失,包括农作物、财产乃至生命,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存境况。”


遭超强飓风“温斯顿”袭击后的一个斐济村庄,摄于2016年2月26日

  陈玉茹表示,中国十分关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太平洋岛国所面临的困境,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她相信,中斐能够携手从预防、缓解、适应三个层面展开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对于斐济这样的岛国来说,我们需要在国际社会上发出更大的声音,这样才能够世界看到我们面临的困境”,她强调,中斐合作能够让斐济借助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更好地“让世界听到斐济的声音”。她对中斐未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抱有很大的期待。

  中斐人民友谊始终坚如磐石

  中斐两国包括文化交流在内的人文交流丰富多彩,中斐两国人民的友谊始终坚如磐石。中国在斐济设立了南太平洋地区首个中国文化中心以及首个孔子学院,陈玉茹认为这不仅让斐济人民更多地接触到中国文化,也令太平洋地区的人民受益于此。除此之外,陈玉茹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斐济学生赴华深造,两国人民交流和理解也随之增加,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展望未来,陈玉茹强调,中斐人文交流或许可以扩展到更多领域和层次,“例如,斐济人民十分热衷于七人制橄榄球,希望这一热情能感染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将文化交流延伸到体育领域。”


在南太平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地中斐友谊杯歌唱比赛中,参赛选手演唱中文歌曲

  而在疫情期间,中斐两国人民的友谊也为两国共同抗击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陈玉茹回想起疫情初期,不仅斐济人民向中国捐赠了许多物资,她所在的斐济驻上海领事馆也捐款支持武汉抗疫。斐济的这些援助后来得到了不小的回报,在斐济受到疫情影响时,“中国政府以及人民向斐济捐赠了大量抗疫物资,极大地帮助斐济从疫情的打击中恢复过来”。

  在采访的最后,提及在中国生活的感受时,陈玉茹不禁感叹起中国社会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我2010第一次造访中国开始算起,已经过去12年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中国的经济转型。”她强调,中国在高科技产业转型、数字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向世界出口更多的高科技产品,而且人们在中国使用智能手机就可以“行天下”,这在别的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她还援引习近平主席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表示中国绿色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治理也取得了长足进步。陈玉茹对中国持续深化经济改革、扩大开放抱有非常大的期待,她相信包括斐济在内的世界各国都会受益无穷。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