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尼加被誉为加勒比海的明珠,是拉美第七大经济体、加勒比地区第一大经济体。首都圣多明各建有加勒比地区唯一的地铁和缆车公共交通系统。使馆同事平日多自驾车出行,鲜有机会搭乘当地公共交通系统。为更好“接地气”“走基层”,加强对驻在国了解,体验当地民众日常生活。日前,驻多米尼加大使陈鲁宁率使馆外交官搭乘多首都地铁和缆车,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和脉搏。
回家之路
多米尼加首都圣多明各分为首都大区及东、西、北圣多明各三市,总人口约330万,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圣多明各地铁共有两条线路,1号线于2005年开工、2009年投入使用,全长14.5公里,设有16个车站,连接城市南北;2号线于2009年开工、2018年全线完工,全长22公里,设有14个车站,贯通城市东西。地铁运营时间自早间6点30分至晚间10点30分,采用固定票价,单次收费20比索(约合2.5元人民币),日均载客量逾30万人次。
我们此次从使馆附近地铁2号线佩德罗·米尔(Pedro Mir)站上车,在终点站爱德华多·布里托(Eduardo Brito)站下车换乘缆车。多地铁站多以国家英雄、政治家、艺术家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们的历史性贡献。米尔被誉为多“国民诗人”,他的诗歌以社会现实主义为主,关注多人民疾苦和社会不公。歌唱家布里托被誉为多“音乐传奇”,也是拉美古典音乐界的重要人物,多国家大剧院也冠以他的名字。查看地铁站名背后的故事,发现它们几乎串联起了一部多米尼加的“独立解放史”,整个地铁系统仿佛构筑了一个流动的历史博物馆。
在地铁车厢里,陈大使同乘客亲切交谈。当地民众告诉我们,地铁堪称城市救星,规避了圣多明各长期存在的严重交通拥堵问题,让人们的出行更加高效快捷。准点、舒适、平价也让地铁成为工薪阶层和学生的通勤首选。一位刚工作的年轻人主动凑过来,动情地对我们说,在他眼中,地铁是国家进步和现代化的象征,他为自己的城市能拥有加勒比地区领先的交通基础设施感到自豪,也希望未来能开辟更多的线路,让更多的民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地铁的便利。我们返程时正值下班高峰,地铁在轨道上疾驰,每一站,都是一段归心似箭的等待;每一次停靠,都是离家更近的一步。晚高峰的地铁是归途,也是城市心跳的回响。
发展之路
圣多明各缆车与地铁无缝衔接,从爱德华多·布里托地铁站到缆车1号线始发站古阿莱(Gualey)换乘只需3分钟,十分便捷。多首都现有两条缆车线正在运营,运行时间与地铁同步。1号线长约5公里,共4站,主要覆盖东圣多明各市奥萨马河两岸的低收入社区;2号线长约4.2公里,同样分为4站,主要覆盖西圣多明各市街区。单程票价为35比索(约合4.3元人民币),每个车厢可容纳10人,整个系统每小时可运输约6000名乘客。
我们一般印象里,缆车索道主要用于山地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同时也能带来独特的高空观景体验。为什么圣多明各采用缆车作为公共交通?我们就此向缆车站管理员奥尔蒂斯提问。他告诉我们,缆车是首都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为改善低收入社区的交通条件而建,有以下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更好适应地形:首都周边社区道路狭窄,缆车可以克服崎岖复杂地形,让居民更快、更安全地进入城市核心区域。二是更高出行效率:缆车可以直接跨越奥萨马河等地理障碍,规避地面交通拥堵,极大缩短通勤时间。三是更低建设成本:与修建地面轨道交通相比,缆车建设成本更低,施工时间更短,且不需要大规模拆迁。总而言之,缆车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公共交通方式,不仅提高了贫困社区居民的出行能力,还带动了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融合,让低收入居民更易进入城市中心,获得更多就业和教育机会,因此受到不少地势复杂、交通堵塞严重的拉美城市的欢迎。
缆车缓缓前行,天空飘起了细雨,车厢下方的奥萨马河和沿岸林带掩映在一片烟雨朦胧之中。我们身后是高楼林立、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市中心,前方则是色彩斑斓但显得破旧的低矮民居。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城市中心和边缘之间发展的差距,也凸显出缆车将资源和机遇带向曾经交通不便地区的重要性。回程途中,雨过天晴,清新的空气中透着泥土的气息,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奥萨马河,如同一座象征希望的拱桥,将两岸紧紧相连。地面上的景象也焕然一新,五彩斑斓的屋顶在阳光下愈发鲜艳,街头巷尾传来孩童的欢笑声,生机勃勃的画面透过缆车车窗尽收眼底。我们纷纷拿出手机,定格这雨后明亮的色彩,记录下圣多明各这座海滨城市独特的活力与烟火气。
合作之路
去年8月,阿比纳德尔总统成功连任,开启了新的四年任期。新任期伊始他就宣布,将把改善首都交通状况作为未来几年政府施政的重点议题,计划投资32亿美元实施“圣多明各综合交通系统”项目,通过新建多条地铁延长线、轻轨、有轨电车、城际铁路和缆车,缓解首都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提升出行效率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回程地铁上,我们遇到一对曾去过中国旅游的多米尼加老夫妻。得知我们是中国使馆的外交官,两位老人兴致勃勃地与我们分享他们在北京、上海和重庆的旅行见闻。谈起中国的交通出行,他们由衷感叹道:“我们去过许多国家,中国的轨道交通是我们见过最先进、最整洁的。希望有一天,多米尼加人民也能像你们一样享受快捷舒适的旅程。”
走出地铁站时,列车仍在我们脚下呼啸而过,载着归家的市民驶向温暖的灯火之中。夜色下的圣多明各,灯光映照着错落有致的街道,仿佛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蓬勃生机。愿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的列车能奔驰在多米尼加的地上与地下,不仅通达四方、造福百姓,也承载着中多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