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喀麦隆使馆临时代办王东接受喀媒体书面采访
来源:    2021-12-16 00:18
[字体: ]      打印本页

2021年12月14日,驻喀麦隆使馆临时代办王东就中非关系发展、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成果接受喀主流媒体《论坛报》书面采访。全文如下:

问:请问您如何评价自1960年以来中非合作的进展?

答:从1956年中国和埃及建交算起,今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65周年。65年来,中非双方在反帝反殖的斗争中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在发展振兴的征程上走出了特色鲜明的合作之路,在纷繁复杂的变局中谱写了守望相助的精彩篇章,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今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中国不会忘记1971年支持中国的广大非洲朋友。自非洲大陆独立以来,一代又一代中非领导人携手耕耘,不断拓宽中非合作的内涵。

在刚刚落幕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同舟共济,继往开来,携手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并首次提出“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在这里,我愿意强调,包含“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这正是中非双方自1960年以来休戚与共、并肩奋斗的真实写照,也是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力量源泉。

中喀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中喀建交50周年,中方始终坚定支持喀走符合本国国情、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两国传统友谊深厚,双方建立了牢固的政治互信,始终相互坚定支持,反对外来干涉,维护了共同利益,捍卫了国际秩序。未来中喀务实合作也必将更多惠及两国民生,也能帮助喀实现更好发展,为喀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问:过去的这些年,非洲在何种程度上称得上是中国的伙伴?

答: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相似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历史使命把中国和非洲紧紧联系在一起,中非从来就是命运共同体。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长期坚定的战略选择。中非关系不是一天就发展起来的,更不是什么人赐予的,而是中非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高层密切交往互动对中非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习近平主席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远赴非洲,至今四次访非,足迹遍布非洲东西南北中。而比亚总统已7次访华,足见中国是喀麦隆、乃至非洲的老朋友、真朋友、好朋友,更是好兄弟、好伙伴。

过去这些年,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为新时代对非合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和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和北京峰会先后成功举办,引领中非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从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到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到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峰会上同非洲领导人一致决定,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深入推进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在中非关系史上树立新的里程碑,中非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主席已先后同非洲国家元首通话17次。今年5月,中非双方在联合国安理会共同发起“支持非洲发展伙伴倡议”。9月,习近平主席在今年联合国大会期间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得到包括喀麦隆在内的许多非洲国家积极响应。

问:上个月在塞内加尔举行了最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迄今为止为中非合作带来什么改变?

答:自2000年成立起,中非合作论坛至今已走过21年。在论坛引领和推动下,中非合作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中非关系完成了从“新型伙伴关系”到“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三级跳。中非双方一致同意,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已4次访非。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外长新年首访非洲的传统已坚持了31年,这种“走亲访友”式的互访,为中非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务实合作硕果累累。同2000年相比,中国对非贸易额和投资存量分别增长了20倍和100倍,连续12年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46个非洲国家和非盟委员会同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随着2015年“十大合作计划”和2018年“八大行动”的实施,已有大批基建民生项目开花结果。以喀麦隆的项目为例,克里比深水港二期和新国民议会大楼就是最佳见证。总的来看,非洲已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

三、人文交流丰富多彩。中非青年大联欢、智库论坛、媒体合作论坛、联合交流计划、新闻交流中心、中国非洲研究院等重要人文交流机制和平台陆续创立。中国在非洲设立多个文化中心,向非洲48国派遣医疗队队员2.1万人次,诊治非洲患者约2.2亿人次。双方人民间相互了解日益加深,传统友谊不断传承。值得一提的是,在喀麦隆,尽管有疫情影响,中方依然克服困难,邀请喀方以线上和线下方式参加了智库交流、汉语桥比赛、“我与中国”征文比赛等一系列有声有色的人文交流活动,促进了两国民心相通,加深了两国人民感情。

问:在最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中,有非洲领导人呼吁,希望有更为平衡的对华贸易。中国计划将如何扩大从非洲的进口和非洲对华投资?

答:首先,非洲有50多个国家,各国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政策都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在某个阶段,有的国家对华贸易会出现顺差,有的国家会出现逆差。但从总体上、长期上看,2000年至今,中国累计自非洲进口1.2万亿美元,对非出口1.27万亿美元,因此中非贸易整体是平衡的。

其次,为努力增加从非洲的进口,中方近年采取了以下四方面具体措施:第一、拓宽非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例如为非洲国家专门设立了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设立了非洲的非资源性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在浙江义乌设立了非洲产品的展销中心。又如通过电商平台,为非洲带货,推销非洲的优质产品。第二、提高非洲国家开展对华贸易便利化水平。不久前,中国商务部还与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处成立了中非经济合作专家组,这个专家组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双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第三、提供非洲对华出口融资支持。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框架下,中方设立了50亿美元自非洲进口贸易融资专项资金,用来支持中国企业从非洲进口产品。第四、助力非洲提升整体的出口能力。中方积极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促进非洲产业的升级和产品出口,帮助非洲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支持非洲在全球价值链中由原料的供应者向工业品生产者转型,从而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内实现中非贸易的总体平衡。例如,近五年中国自非洲农产品进口增增速达到年均11.4%。中国目前已是非洲农产品出口的第二大目的地国。

最后,中方将在论坛“九项工程”框架下,加快落实契合非洲发展最紧迫需要的举措,特别是将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进一步扩大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零关税待遇的产品范围,提供贸易融资,支持非洲增加对华出口,以实现未来3年从非洲进口3000亿美元商品的目标。

问:中方宣布对非新承诺后,请问您如何看待中非关系的未来?

答:本届论坛会议审议通过了《达喀尔宣言》、《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四份成果文件,是历届论坛会议中最多的一次,体现了中非双方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强烈意愿,展现出中非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从近期看,作为《中非合作2035愿景》的首个三年规划,习近平主席在11月29日高屋建瓴地提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四点主张,即坚持团结抗疫、深化务实合作、推进绿色发展、维护公平正义;宣布实施“九项工程”,涉及卫生健康、减贫惠农、贸易促进、投资驱动、数字创新、绿色发展、能力建设、人文交流、和平安全等领域。下一步,中方将与包括喀麦隆在内的非方抓紧落实,共同努力、密切配合,让双方人民尽早享受到中非合作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从长期看,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将为非洲发展带来更多“中国机遇”。而充满活力的非洲也正式启动了大陆自贸区,正加快推进非盟《2063年议程》,也将给中非合作扩展更大发展空间。中非合作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中非关系正进入新时代。中非合作论坛已走过不平凡的20年。我相信,在中非领导人战略引领下,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开启中非合作论坛下一个“黄金二十年”!未来中非关系必将更加紧密、更加友好,必将不断迈上更高台阶,也必将在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功!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