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欧洲 > 希腊 > 驻外报道

驻希腊大使肖军正接受希门户网站“港口网”专访

来源:(驻希腊大使馆) 2024-04-03 14:52

2024年3月28日,驻希腊大使肖军正接受希腊门户网站“港口网”(portnet.gr)视频专访,就中希合作、中欧关系、中国经济、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红海局势等答记者问。4月2日,“港口网”网站刊登采访视频及文字实录。全文如下:

1、问:近来,全球海上贸易受到了胡塞武装在红海袭击的影响。中国对此持何立场?

大使:红海水域是重要的国际货物和能源贸易通道,是全球约30%的集装箱、8%的粮食运输、12%的石油和8%的液化天然气必经之地,该地区安全稳定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随着红海局势不断升级,远东地区到欧洲的许多船只不得不改变航线,绕行好望角,导致全球货物延误,严重影响全球供应链和全球贸易。

红海局势持续紧张,不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各方有必要依法共同维护红海水域航道安全,共同保障国际贸易通道畅通。红海局势升级的根源在于加沙冲突外溢,国际社会应相向而行,呼吁并敦促加沙冲突各方切实落实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大相关决议,立即停火止战。

地区冲突影响会外溢全球,红海局势升温扰乱全球供应链,再次证明人类命运相互依存的历史大势不会改变。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成为解决当今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一副良药。

2、问:作为经济大国,中国如何看待中欧经济关系,认为竞争关系多还是互补关系更多?美国、俄罗斯和其他大国在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

大使:中欧是全球两大主要经济体,双方贸易关系紧密,互为重要贸易和投资伙伴。中方始终认为,中欧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双边关系的正确定位应当是伙伴,主流基调应当是合作,关键价值应当是自主,发展前景应当是共赢。相反,将中国贴上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三种标签的三重定位不符合事实,也不可行,反而给包括经济在内的中欧整体关系发展带来干扰和阻碍,损害双方和双方人民的利益。

2022年中欧贸易总额8563亿欧元,平均每小时双方贸易额约1亿欧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7379亿欧元,达到历史第二高水平。中欧经贸合作是中欧之间最紧密的利益纽带,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也能为全球经济稳步复苏注入新的动力和更多正能量。

中方始终坚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不受制于第三方。希望欧方形成更为独立、客观的对华认知,奉行务实、积极的对华政策,与中方一道,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为动荡的世界局势提供更多稳定因素。

3、问:中国在比雷埃夫斯港的投资是经济意义大还是政治意义大? 您如何评价中远海运公司在比雷埃夫斯港的表现?

大使:中远在比港的投资始于希腊深陷欧债危机之时,是两国患难与共的生动写照。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初心,致力于实现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和当地社会效益的双赢。

中远海运接手比港经营以来,比港发展驶入快车道,现已站稳地中海领先集装箱大港、欧洲第三大邮轮母港、欧洲第一大渡轮港口。在中希共建“一带一路”指引下,比港不断突破自我,实现总利润连续3年创新高。据了解,COSCO已累计向希腊政府上缴特许经营权费和税金超过一亿欧元,为希腊直接创造4300个就业岗位,间接创造12000个就业岗位,带动希腊GDP提高1.56个百分点,持有PPA股票的投资者也因股票分红和股价上涨获得了丰厚回报。

中远海运还注重履行社会责任,与当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近年来,比港每年常态化对周边市政府和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帮扶,先后支持希腊著名小说《数星星的孩子》在中国翻译发行,向希腊海运部提供特种部队驻地共建平安港口,与比雷埃夫斯市政府共建儿童游乐场,向希腊文化和体育部提供场地建设希腊水下考古博物馆等,为两国人民走亲走近贡献力量。比港的成功不仅是中方投资的成功,也是希腊吸引外资的成功,是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互利共赢的成功范例,也是两个古老文明持续交融的体现。

4、问:您认为中国会在多式联运领域对希腊进行更多投资吗?中方是否仍对投资斯里亚西奥斯物流中心有兴趣?

大使: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经验证明,“要致富,先修路”,只有路通,才能货通、人通、财通。这个“路”,既包括公路,也包括水路和铁路,也就是您提到的多式联运。我们都知道,比雷埃夫斯港是中希互利合作的典范,此外,中远海运集团还在希腊投资成立了中欧陆海快线公司。快线开通后,相比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在西北欧港口中转的传统路径,中欧陆海快线缩短运输时间7至10天,极大便利了物流商贸,进一步巩固了比港作为欧洲物流枢纽的地位。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带一路”共建伙伴,中方愿发挥自身优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希腊伙伴就发展海铁联运、加快铁路建设、物流中心建设等加强交流合作,中国企业也愿在市场规则基础上积极参与有关项目建设,致力于实现自身经济效益和当地社会经济效益相得益彰,实现中希互利共赢。

5、问:过去两年,中国经济似乎遇到不少麻烦,外界也有很多对中国经济担忧的声音。大使先生,您认为中国经济未来将如何发展?

大使: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国家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不绝于耳,“中国经济崩溃”、“中国经济见顶”等论调此起彼伏。受世界经济大环境影响,中国经济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确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但这并未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的发展轨迹。

2023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2%,高于全球3%左右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逾30%。2023年中国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约40%,吸引外资规模占全球比重约15%,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全球前列,充分体现了外资分享中国市场机遇的热情和对未来投资前景的信心。3月18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前2个月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多项数据超出预期,中国经济稳中有升,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迎来“开门红”。

不久前召开的中国两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来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正在从过往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创新指数排名位列全球第12名,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技术产业投资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专利申请量目前居世界第一,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灯塔工厂”占全球超40%等。中国还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和电动汽车等领域领跑全球。

我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乐观,相信中国经济仍是并将继续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能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6、问:3月19日,香港特区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对此外界有些不同声音。大使先生,您对此有何评价?

大使: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国际社会纷纷对香港前景投下信任票。香港继续被众多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全球创新指数、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均名列前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曾发布报告,高度肯定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外国在港商会和企业普遍对香港政治和法治环境改善感到满意。香港美国商会近期调查显示,79%受访美企信任香港法治,不少疫情期间离港的外国企业高管正加速回流。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23条立法,排除香港维护国家安全领域的不确定性,将有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营商环境,保护各国投资者在港利益。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美国至少有21部,英国至少有14部且在2023年还出台了新的《国家安全法》,新加坡至少有6部。这些国家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数量庞大、覆盖广泛、规管严厉,也没有人质疑影响纽约、伦敦、新加坡的国际金融地位。我相信,广大香港市民和国际投资者都将从23条立法中受益,香港经济前景光明。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