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去,融进去,扬起来”,唱响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好声音
——驻东盟使团举办《丹行线》发布仪式暨“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雅加达渠道首场活动侧记
来源:    2019-01-25
[字体: ]      打印本页

  为庆祝“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驻东盟使团与东盟秘书处、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菲律宾驻东盟使团于2019年1月14日在雅加达联合主办中国-东盟大型人文纪录片《丹行线》(印尼篇)发布仪式暨东盟其他国家摄制启动仪式,中国-东盟中心、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政府、《丹行线》制作方11号传媒协办。当地政商学界近500位来宾出席,10余家中外媒体到场采访报道。现场始终洋溢着欢乐轻松的气氛,驻东盟使团与中外各方共同奏响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新年序章。

  ——“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雅加达渠道首场庆祝活动光荣绽放

  时间回拨到2018年11月15日,第21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将2019年确定为“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为双方推进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提供了重要契机,呼应了中国和东盟国家超过20亿人民之间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的愿望。如何在雅加达渠道打响媒体交流年“头一炮”?

  驻东盟大使黄溪连去年秋天曾陪同东盟常驻代表委员会(东盟国家十位常驻大使)赴华访问,在南宁观看了《丹行线》片段,各位大使深受感染。《丹行线》通过中国知名主持人朱丹的视角,展示东盟国家美丽的自然风光,讲述真实的人物故事,讴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爱,搭建民心相通的桥梁。这部纪录片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展示出人文交流的巨大力量。经与中外各方充分沟通,大家一致同意以《丹行线》(印尼篇)发布仪式暨东盟其他国家摄制启动仪式拉开媒体交流年“雅加达渠道”庆祝序幕。

  经各方多次沟通,发布仪式的主题定为“相知相交、民心相通”,核心的关键词就是“联结”(Connecting),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联结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民众,跨越双方之间的地域、民族、文化差别,实现双方民众之间的心灵交融和彼此欣赏。

  活动现场,随着黄大使和中外嘉宾上台共同启动水晶球,水晶球发出璀璨光芒,大屏幕打出五彩礼花,台下来宾掌声雷动,至此具有特殊意义的首场活动光荣绽放!

  随后,现场来宾共同观赏英文配音的《丹行线》精华片,随着纪录片的镜头,我们仿佛和朱丹一起,赤足前行在印尼微微潮热的红土之上,去触碰印尼的土地,走近印尼的人民;我们仿佛也小心翼翼触碰无臂摄影师卢西达端着摄像机的残肢,在神性的婆罗浮屠重新思考何谓生命的残缺与完整;我们仿佛也艰难地攀登到尹真火山口,为辛勤工作的硫磺矿工深深感动;我们仿佛也置身印尼“梅兰芳”迪迪的舞台,在“男儿身 ”与“女娇娥”的角色中自由切换,为纯粹的艺术痴狂。十分钟的片子很短,短到如同只有几个呼吸起落;十分钟的片子也很长,厚重如同生活的悲喜。现场观众来自不同民族,信仰不同宗教,但大家对于人与人的真情、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共同价值观的追求,超越国界,人同此心。

  ——多策并举推动双方“相知相交 民心相通”

  当前中国和东盟国家每年人员往来已经达到5000万人次,交往的密切如何带动互信的增长,双方仍需要共同思考、共同努力。

  黄大使在主旨讲话中,从纪录片《丹行线》切入,为如何推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提出了新思路。黄大使说,首先,是“沉下去”,接触草根。人文交流的根基在于普罗大众,接地气的故事往往更具感染力。其次,是“融进去”,倾听心声。人文交流的魅力在于心灵交融,从而相互欣赏,发现和挖掘出朴素和真实的美。要以“我们”而非“你”“我”“他”的视角来讲述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故事。再次,是“扬起来”,传播善美。人文交流的价值在于传递和弘扬共同的美,中国和东盟国家拥有共同的传统价值观,值得我们赞美和发扬光大。他并衷心祝愿2019年成为中国和东盟之间相知相交、民心相通的新起点,为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擎起一把火炬。

  实际上,此次来宾一半是来自当地高校的青年学生、中小学老师、中小企业主、社区工作者等基层民众,黄大使的讲话令大家感同身受,报以热烈掌声。

  随后发言的东盟副秘书长康富表示,“媒体交流年”为双方人文交流提供了黄金机遇。他还主动为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接下来要举行的东盟国家媒体访华团、中国东盟媒体高峰论坛等活动打起了广告。菲律宾常驻东盟大使伊丽莎白“催促”《丹行线》尽早启动菲律宾篇的拍摄,将“欢乐的菲律宾人民”介绍给更多中国人。印尼外交部东盟事务高官何塞称赞该片体现的求同存异的精神,并祝愿本地区人民秉持这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的态度不断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表示,双方在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亮点纷呈,希望双方媒体人打造更多优秀作品,推动双方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南宁市副市长何颖表示,南宁是中国与东盟加强开放合作的“桥头堡”,愿为双方合作不断作出贡献。

  ——配套活动让来宾与中国传统文化亲密接触

  竹林、灯笼、熊猫,会场外围这一小景仿佛将来宾们带到了遥远的中国。印尼书画协会在现场展示了多幅气势磅礴的书画佳作,来宾们纷纷驻足欣赏。中国农历春节即将来临,书法协会的老师们和阿拉扎孔子学院的学生们现场为来宾挥毫书写“福”、“春”和对联,并指导来宾学写毛笔字。

  驻东盟使团参与帮扶的印尼“手足情深”穆斯林小学的师生家长们,早已与使团结下了深厚情谊。这次“以民为本”的活动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小学生代表和家长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认知,孩子们开心地和自己写就的汉语名字合影留念。

  另一厢是两位远道而来的南宁邕剧艺术家,她们指导来宾绘画戏曲脸谱,并帮助来宾试穿华美的邕剧戏服,教授简单的戏曲动作,几番演练下来,来宾们举手投足之间颇有几分中国戏曲的影子。

  在文艺表演环节,南宁邕剧艺术家和印尼大学学生同台献技。邕剧《天女散花》如梦如幻,印大学生的民族舞蹈铿锵有力,可谓交相辉映,美美与共。来宾们纷纷感叹文化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各国民众对美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正所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内外融通诠释“众人拾柴火焰高”

  “丹行线”活动在雅加达成功亮相,除了合“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的“天时”,也离不开外交渠道牵线搭桥,构建“地利”“人和”之机。在雅加达,中国驻东盟使团与东盟秘书处、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菲律宾常驻东盟使团积极沟通,促成三方共同主办本次活动。使团同时与中国-东盟中心、南宁市人民政府以及《丹行线》纪录片摄制方11号传媒密切协作,充分运用南宁邕剧团、传媒公司等国内资源打磨活动细节,设计活动亮点。

  中外携手,官民结合,各方通力合作,“金点子”层出不穷,共同将充分体现人民性的《丹行线》介绍给了东盟国家人民,实现了“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雅加达渠道庆祝活动开门红。

  ——来宾意犹未尽,媒体反响热烈

  活动仪式结束后,许多来宾仍心潮澎湃,不舍离去。印尼外交政策协会创始人,印尼网络大V、前副外长迪诺大使主动找到黄溪连大使,盛赞本次活动,并表示要在脸书等个人社交账号上介绍本次活动的消息;普塔米那大学的教授向中国使团提出要在学校课堂上播放《丹行线》纪录片全集,让更多印尼学生思考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意义;不少东盟国家使团的外交官拉着中国使团的外交官畅叙对下一阶段人文交流活动的精彩设想。中外来宾都深深沉醉于“相知相交,民心相通”的人文交流魅力。

  黄大使在活动期间三次接受媒体采访,此次活动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和积极转载。印尼主流媒体美都电视台在热点新闻栏目进行、最大英文报纸《雅加达邮报》连续三天刊登活动相关情况并发表评论,印尼华文媒体《国际日报》、《印华日报》、《星洲日报》等进行整版报道。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华人世界》栏目播出特写报道,新华社、中新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社、澎湃新闻社等发表大量文字、照片、视频报道。东盟秘书处、中外媒体、我部亚洲雄风微信公众号纷纷在社交网络推送活动内容,引发网友纷纷点赞。

  “沉下去”,深入基层百姓,了解民情体验民心;“融进去”,超越“你”“我”“他”,倾诉倾听凝聚共识;“扬起来”,发挥媒体作用,弘扬真善美,传播真情友爱。这是中国-东盟媒体交流年的要义所在。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与东盟方携手并进,共同秉笔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这片大蓝图上细细描摹,增色添彩!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