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在2014年东盟地区论坛高官会上的讲话
来源:    2014-06-16
[字体: ]      打印本页

(2014年6月9日,缅甸仰光)

  很高兴与各位同事再次见面,感谢主席国缅甸的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

  冷战结束二十多年来,亚洲地区总体保持了和平与稳定的局面。亚洲国家积极参与和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亚洲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驱动力。在全球范围内,亚太地区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成为良好大国关系的典范,中美领导人去年6月会晤以来,两国积极构筑新型大国关系。东盟主导的地区合作进程为增进各方互信、促进大国良性互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亚洲地区当前形势的主流。

  同时,亚洲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相互交织。二战残余、冷战积怨、领土海洋权益争端等历史遗留矛盾尚未解决,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新挑战日益突出。

  谈到安全挑战,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非传统安全威胁最为现实和直接。近期马航MH370客机和韩国“岁月号”客轮失事,瞬间夺去了近600人的生命。去年发生的棱镜门事件表明,有些国家谋求网络空间霸权,追求自身绝对安全。

  亚洲反恐形势仍然复杂严峻。近期,“东突”分离运动等恐怖势力在中国一些城市发动多起恐怖袭击。今天上午,巴基斯坦卡拉奇机场发生恐怖袭击。这再次表明,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需要我们共同应对。

  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也令人担心。陈旧的安全观念和冷战遗留下来的安全制度安排已成为亚洲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威胁。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一些国家仍然信奉军事同盟、武力威慑、强权政治等陈旧的安全观念。

  2008年发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为转移矛盾和转嫁危机,“重返”和“转向”了亚洲,推出了“再平衡战略”,强化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

  从历史上看,军事同盟追求的目标是同盟体系内国家的安全,但这种追求绝对安全的做法是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客观上极易导致地区的分裂和隔阂。在欧洲,北约近20年来不断通过成员东扩、部署反导体系等措施强化同盟自身绝对安全。同时,西方国家大搞颜色革命,这加剧了欧洲的分裂。当前乌克兰危机就是最集中的体现。现在有人想把这一幕悲剧搬到亚洲重演。如果亚洲陷入分裂,结果将没有赢家,只有输家,且地区国家受损最大。亚洲发展中国家要高度警惕域外势力的这一动向,不能允许亚洲地区朝这一方向发展。

  军事同盟的主要特点是以同盟关系而不是事情的是非曲直来划线,但凡盟友所为,无论正确与否都要支持。这就必然会导致同盟内一些成员自恃有强大盟友支持,不计后果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全然不顾体系外国家的感受,哪怕这些国家是其必须处理好关系的邻国。

  由此可见,军事同盟解决不了亚洲的安全问题,只会激化矛盾,制造更多麻烦,最终后果就是导致地区国家间信任赤字上升,并有可能带来地区的对抗和分裂。

  同事们,

  近来,南海海上安全问题引发广泛关注。作为直接当事方,中国在这一问题上有自己的关切。我们敦促相关邻国尊重中方对钻井平台所在海域的主权、主权权益和管辖权,立即停止对中方作业的各种干扰,从现场撤离船只和人员,以尽快缓和局势,恢复南海安宁。中方将保持与邻国的沟通,妥善处理当前问题。

  我们希望《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方尊重和切实履行承诺,通过直接当事国之间的谈判协调解决争议。背弃《宣言》共识,单方面将争议诉诸国际仲裁有违《宣言》,侵犯了中国根据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享有的正当权利。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不会参与或接受任何国际仲裁,这一仲裁程序必须终止。

  域外国家应保持最大克制,避免干涉南海争议。他们的干预将是有害无益的。

  同事们,

  当今时代,各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亚洲国家正成为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新的环境下,要解决亚洲的安全问题,必须要有新的安全观念。

  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上海举行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峰会发表主旨演讲,积极倡导各国奉行以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为核心的亚洲安全观,呼吁亚洲国家共同努力逐步完善现有地区多边机制,培育亚洲新的安全架构。这些主张得到了亚洲国家的广泛认同。

  共同安全,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安全应该是普遍的,不能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安全应该是平等。那些“双边同盟是地区和平基石”的说法完全是上世纪冷战时期的旧观念,应该放弃。

  综合安全,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我们要通盘考虑亚洲安全问题的历史经纬和现实状况,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地区安全治理。

  合作安全,就是要通过对话与合作,增进地区国家团结,共同应对安全挑战,促进地区安全。亚洲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亚洲人民来处理。同时,亚洲也是包容的、开放的亚洲,欢迎各方为亚洲安全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可持续安全,就是要经济发展与安全并重,实现持久安全。要推动共同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经济合作与安全合作良性互动的局面。

  中方主张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现亚洲和平与安全。

  第一,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如果把本地区经济合作搞好了,大家利益更加融合,交流更加密切,彼此的信任就会增强,亚洲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基石就更加牢固。亚洲经济一体化即将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中国愿在其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第二,促进大国良性互动。大国应理性客观看待对方战略意图,抛弃冷战思维,合作应对全球挑战。

  中国将继续坚定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良好大国关系典范,双方致力于在亚太构筑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格局。中美同意构筑新型大国关系。

  第三,妥善处理分歧和争议。亚洲的很多争议是历史遗留产物,包括中国在内地区许多国家都是受害者。我们要通过直接谈判与协商和平解决妥善处理这些问题,不能让这些争议再祸害我们。亚洲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和模式,比如东盟倡导的“静悄悄外交”,这些经验应付诸实施。亚洲国家有足够的智慧解决亚洲问题。拉拢域外国家介入或者动辄单方面诉诸国际仲裁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朝核问题上,中国将继续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当前,在重启六方会谈门槛问题上,朝美严重对立。希望有关国家能够设定合理门槛,尽快重启六方会谈。

  在南海和东海问题上,中国愿继续致力于同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有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中国将继续推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同东盟国家一道,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在此过程中稳步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共同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

  第四,完善地区多边机制,培育安全新架构。我们应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中国将同亚洲国家一道,共同推动以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为指导,逐步建立符合地区实际需求、满足各方需要的亚洲安全合作机制。

  为此,中国坚定支持东盟主导的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等机制为促进地区安全合作发挥更大作用。近几年,中国几乎承办了东盟地区论坛框架下三分之一合作项目。下年度,中方将同东盟国家共同主办6个项目,涵盖救灾、海上安全、预防性外交、网络安全等领域,并担任救灾和反恐与打击跨国两个领域会间会的共同主席。希望这些项目为深化论坛务实合作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