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20日上午,外交部举办了第二次“公众开放日”活动。来自北京、天津、广东、广西、江苏、吉林等8省、市、自治区的108位关心外交事业的公众代表应邀参加。他们中有外交部网站“中国外交论坛”、人民网、新华网等论坛上的网友;有来自16所大学的大学生和北京宏志中学的师生代表,有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青年报》、天津《今晚报》的热心读者;有因公殉职外交官亲属代表;也有近年来我部领事保护工作的当事人;还有热心来信公众和工人、农民、军人代表。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八旬老红军,最小的是年仅13岁的中学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部长助理沈国放等与公众进行亲密接触、共话祖国外交。
早上六点半不到,最早一批热心公众就已在外交部门口翘首以待了。《今晚报》的热心读者一大早从天津赶来,还有不少远道来的朋友头一天就赶到北京安营扎寨。一些来宾热情地拍着网友“为了理想”的肩膀说,我们都是“为了理想”走进外交部。
|
|
|
|
在新闻发布厅,新闻司司长孔泉、欧洲司司长赵军和干部司司长吴恳用多媒体方式向公众介绍了我国外交概况、中欧关系状况、外交部干部情况和三个司的主管工作。三位司长就公众提出的有关问题给予认真回答。有公众表示,新闻发布厅是外交部发布重大外交新闻和阐述我重大外交立场的“前沿阵地”,今天得以亲临现场,并以“记者”身份向外交官提问,对外交工作有了真实的感受,也是人生一次难得的经历。
|
|
在外交部部史展厅,外交部档案馆馆长廉正保陪大家一同领略中国外交50年辉煌历程。
在外交部食堂,外交部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秉海介绍外交部后勤保障情况。大家品尝着食堂师傅自制的小点心,通过屏幕,回味当天活动精彩瞬间,交流体会,共享快乐。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天津《今晚报》、上海东方电视台、解放日报、广东电视台等18家媒体的30余名记者全程采访了今天的开放日活动。
照片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