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将于10月28日至30日出席在越南河内举行的第13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13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第五届东亚峰会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21日,外交部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商务部亚洲司司长吕克俭、国际司副司长孙元江、财政部国际司副司长陈诗新、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刘宝利分别介绍了温总理与会背景情况、主要活动和重要意义,并回答记者提问。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田琦主持吹风会,近百名中外记者出席。
胡正跃表示,温家宝总理出席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是今年中国主要国家领导人一次重大周边外交行动。作为亚洲的重要成员,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东亚合作,将本着加强睦邻友好,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精神与会,同各国领导人共同回顾和展望中国与东盟合作、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中日韩合作和东亚峰会有关合作,重点就如何推进东亚合作和一体化进程、提高竞争能力和水平、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交换意见。
胡正跃说,中方对本次会议有以下期待:
一是加强睦邻友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待,对话合作是东亚国家关系的主流,也是东亚国家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的基础。在东亚格局和各国发生新变化的形势下,东亚国家有必要通过对话沟通,增进对彼此发展政策和方向的了解和认识,为双边关系和区域合作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创造良好气氛和条件。
二是深化务实合作。多年来,东亚国家抓住历史机遇,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共同推进区域合作,使东亚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如何保持东亚发展活力,推进东亚一体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东亚国家共同面对的课题。中方期待本次系列峰会围绕会议主题,就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各机制务实合作,增强东亚发展内在动力,提高东亚发展质量和水平交换意见,提供指导。
三是实现优势互补。经过多年发展,东亚已形成以东盟10国、10+1、10+3、中日韩、东亚峰会为主要合作机制的局面。如何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如何实现优势互补,是当前东亚合作面临的又一现实课题。中方赞赏东盟坚持东亚合作既定方向、原则和任务的立场主张,支持东盟继续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希望东亚各合作机制围绕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的总目标,各尽其职,各显其能,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四是加强沟通协调。东亚国家在诸多全球性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就诸如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多哈回合谈判、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重大问题发出东亚国家的声音,是本地区国家的共同愿望。中方希望本次系列峰会能一如既往,本着着眼大局,求同存异的精神,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看法,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的和谐发展与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胡正跃表示,中国是东亚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参与者、贡献者。近年来,中国的发展、东亚合作的发展进一步表明,中国发展离不开亚洲和世界,亚洲和世界发展离不开中国。为了实现中国和亚洲整体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温家宝总理将在会议上充分肯定中国—东盟合作和东亚合作取得的进展,重点就加强10+1、10+3、中日韩,以及东亚峰会合作阐述中方的主张和倡议,并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同与会国家领导人交换看法。温家宝总理此次与会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拓展和深化互利合作,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
吕克俭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自今年全面建成以来,双方经贸关系正在进入一个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并在各自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一,中国与东盟已互为重要贸易伙伴。据中方统计,2010年1至9月双边贸易额达2113.1亿美元,同比增长43.7%。目前东盟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据东盟方统计,2009年双边贸易额达178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第二,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不断扩大。据中方统计,截至2010年8月,双方累计相互投资额为711亿美元。东盟国家是中国吸收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之一。目前,中方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额已经突破100亿美元大关,投资涵盖了农业、制造加工业和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第三,双方互利经济合作卓有成效。截至目前,中方已向东盟国家提供了约101亿美元信贷,为东盟国家建设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发展工业、救灾救援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四,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次区域合作稳步推进。目前中国对东盟平均进口税率从9.8%降至1.0%,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对中国平均关税从12.8%降至1.6%。此外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各项内容日趋务实,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研究已取得积极进展。
吕克俭表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水平不断提高,为双方企业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方十分重视发展对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愿与东盟各国进一步加强在双边贸易、相互投资、互利经济合作和区域框架下的经贸合作。一是中国-东盟共同稳步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促进双边贸易及双向投资合作持续稳定发展,巩固和提高自贸协定实施效果,实现互利共赢。二是扩大相互贸易投资规模,中方愿继续扩大中方从东盟进口和对东盟投资。三是大力推进区域、次区域合作,中方愿在中国-东盟、东盟-中日韩、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东亚峰会等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与本地区经贸合作。
孙元江表示,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明显进展。作为一个互利共赢的制度安排,中国-东盟自贸区经受了前段时间金融危机的考验,有效稳定了市场需求、提振了各国同舟共济抗击风浪的信心。双方已完成了自贸区同行审议,下一步将根据同行审议对今后工作的建议,进一步提高自贸协定实施水平,推进贸易便利化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贸易规模,提升合作水平,使更多企业从中受益。与此同时,中日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顺利启动,对推动三国经贸关系发展以及东亚自贸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三方应以积极、灵活和务实的态度加紧推进各项工作。另外,10+3东亚自贸区建设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愿在充分尊重东盟核心作用的基础上,与各方协商共同推进东亚自贸区建设步伐,并对其他东亚合作机制持开放态度。
陈诗新介绍了近年来东亚财金合作有关情况和取得的具体成果。他表示,财金合作是东亚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各方的积极推动下,东亚财金合作顺应本地区合作的发展潮流,在完善区域资金救助机制、发展区域金融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清迈倡议多边化取得重大进展。经过各方多年的努力,2010年3月24日,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生效,总规模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库正式建立。这对深化本区域财金合作,特别是提高区域危机救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倡议取得积极进展。今年5月举行的10+3财长会上,总规模为7亿美元的区域信用担保与投资基金正式成立。这对加快区域债券市场发展、提高本地区金融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陈诗新说,中国是东亚财金合作的坚定推动者和支持者。多年来,中国一直以积极的态度与东亚各国密切合作,共同推进了以清迈倡议多边化、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倡议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财金合作,在区域外汇储备库中,中方出资384亿美元,占储备库总规模的32%;在区域投资与担保基金中,承诺出资2亿美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方还通过货币互换支持需要救助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
陈诗新表示,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深化东亚财金合作,增强本地区抵御金融风险的整体能力,建立深度、高效、富有活力的区域金融市场仍任重而道远。中方将与其他东亚国家一道,继续加强合作,积极推动区域财金合作向前发展,为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做出不懈努力。
刘宝利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与东亚各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情况。一是搭建10+1框架下教育交流平台。2008年以来,中国连续举办三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并成功举办“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这成为推动中国与东盟教育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特色品牌,标志着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在教育领域逐渐深化。二是加快政府间教育合作协议商签步伐。目前中国与东盟10国、日本、韩国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在教育领域均签有政府间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并与菲律宾、泰国、越南、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了学位学历互认协议。三是积极开展留学生交流。中国为东亚国家提供的政府奖学金数量不断增加,为广大来华留学生不断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四是重视开展语言教学。截至目前,中国在东盟国家设立35所孔子学院,在日、韩设立33所,在澳、新、印设立13所。中国多所高校也开设了各成员国语言教学专业。五是大力开展青少年交流活动。六是鼓励我高等院校积极参与亚洲区域合作。
刘宝利表示,中方愿积极努力,进一步加强东亚区域内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一是在中国-东盟框架下,充分利用三届“交流周”和“教育部长圆桌会议”的平台,开展与东盟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二是在东盟与中日韩框架下,积极推进建立稳定的对话交流机制,深化10+3各国间教育交流与合作。三是在东亚峰会框架下,积极支持各成员国建立稳定的多边教育交流机制,提高区域内高等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