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15-16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将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温家宝总理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自2000年首届部长级会议以来的三年里,中非双方高度重视落实论坛后续行动,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高层交往频繁
中国多位国家领导人先后访问非洲;30多位非洲国家总统、总理和议长等领导人访华。中非双方领导人保持频繁互访,达到了增进互信、扩大共识、加深友谊、推动合作的目的,为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二、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中非双方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对方的正义立场,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
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关注非洲的和平与稳定问题,支持联合国、地区组织和非洲国家调解非洲冲突的努力,并担任了联合国安理会索马里问题协调员。应联合国和非洲国家的要求,中国向联合国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特派团派遣了观察员,向联合国刚果(金)维和部队派遣175人的工程连和43人的医疗队,向西非国家共同体等次地区组织的维和行动提供了部分物资援助,向厄立特里亚提供了扫雷设备并派遣了扫雷人员。最近,中国又大规模地参与了联合国在利比里亚的维和行动。中国在联合国、世贸组织和其他国际场合仗义执言,支持非洲国家的合理要求和主张;呼吁国际社会增加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减免非洲债务,向非洲国家的产品开放市场。在非洲地区问题上,中国始终如一地支持非洲国家联合自强,支持非洲国家成立非洲联盟和实施“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NEPAD),积极推进中非合作论坛与NEPAD开展合作。
非洲国家坚定支持中国的统一大业,并在台湾、人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申办奥运会和世界博览会等问题上始终给予中方宝贵的支持。
三、经贸等领域的互利合作成果显著
(一)中方提前超额兑现减债承诺。尽管中国也是净债务国,但为了帮助非洲国家减轻沉重的债务负担,中方按时兑现了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上的承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通过与非洲国家进行谈判,减免了非洲31个最不发达和重债穷国对华债务105亿元人民币,为促进上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一举措得到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热烈赞赏。
(二)中方增加对非援助,开拓对非贸易和投资。中国对非援助数额虽然不多,但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起到了雪中送炭和帮助非洲国家解决实际困难的作用。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增加对非洲友好国家的援助,不仅扩大了援助总额,而且不断增加无偿援助的比重。中方还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组织“采购团”赴非洲采购,在华举办非洲商品和市场介绍会,努力扩大从非洲的进口。中非贸易额近几年来且逐年攀升,今年1-9月,中非贸易已达133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中国政府积极鼓励中国企业到非洲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贸互利合作。目前,中国已与21个非洲国家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并在11个非洲国家设立了“中国贸易投资促进中心”。截止2003年6月底,在中国商务部注册的中国企业已在非洲49个国家建立了602家独资与合资企业。非洲企业来华投资也已起步,迄已有来自南非、乌干达等国的企业在华建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
(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1、基础设施建设。中方除提供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帮助非洲建设基础设施外,还提供优惠贷款鼓励中国企业与非洲国家的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的方式承包项目工程,在非洲国家实施铁路、公路、能源、水电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以优良的工程质量和相对低廉的承包价格帮助非洲国家节省了预算开支、增加了就业机会、培训了工程技术人员。
2、农业。粮食安全是长期困扰非洲国家的重大问题之一,许多非洲国家都将发展农业作为减贫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为切实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农业,中方在向受灾的非洲国家提供粮食援助的同时,积极鼓励中非农业部门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向一些非洲国家提供了适用的农业技术、机械及良种。中方还积极支持中国农业企业赴非开展投资合作,在赞比亚、几内亚和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兴办了一批农场。
3、人力资源开发。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中非人力资源合作,设立了“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三年来,中方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对非人才培训班近300期,为非洲培训外交、经济管理、国防、农业、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专业人才6000多人次,并向非洲国家派遣了500多人次的专家和教师,协助非洲国家在当地培训农业科技、职业教育、医疗卫生等实用技术人才。此外,中方还增加了非洲国家提供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的名额。中国和非洲部分国家的高校校际联系与合作日益增多。
(四)医疗卫生、金融、旅游、文化、科技和环保等领域的合作逐步扩大
1、医疗卫生。中方与31个非洲国家新签、续签了派遣医疗队议定书,除继续向非洲国家派遣医疗队员,提供无偿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外,还派遣医疗队帮助阿尔及利亚抗震救灾,与非洲国家开展传统医药合作等。2002年10月,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在华举办“中-非传统医药论坛”,来自20个非洲国家卫生部门的代表与中国同行就促进中非传统医药发展与合作进行研讨,并通过了《中-非传统医药发展与合作行动纲领》。
2、金融。中国积极开展与非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基金、东南非贸易与发展银行等地区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积极参股和认捐,支持非洲金融机构的有关融资计划。2003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非洲开发银行集团联合在华举办中非“经济改革与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来自非洲16个国家主管经济的部长和银行行长与中国同行就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进行交流。
3、旅游与文化。为支持非洲国家发展旅游事业,中方已先后将埃及、南非、摩洛哥列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国,中方旅行社组织的中国旅游团已多次踏上美丽的非洲大陆,进一步增进了中非人民的了解与友谊。中非文化交往频繁,中方在华举办了“非洲之窗”大型展览,多次派遣歌舞、杂技等文艺团体赴非访演,在非洲举行图片和工艺品展销活动等,并邀请多个非洲文艺团体来华巡回演出。
4、科技与环保。中国科技部门向非洲一些国家提供了太阳能、沼气等方面的技术援助。中非环保部门也积极开展合作。今年10月,中国环保总局邀请非洲国家驻华使馆在华举办《面向非洲的中国环保》研讨会,就环保问题交流各自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开发合作的途径。
四、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不断完善
首届部长级会议对论坛后续行动机制作出了原则规定。会后,中非双方高度重视论坛后续机制建设,先后采取一系列落实措施。中方成立了由22个相关部级单位组成的 “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由外交部长和商务部长任名誉两主席,外交部和商务部主管部领导任共同主席,后续行动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中方各部门落实论坛后续行动的计划和活动。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等部分非洲国家也建立了相应的论坛后续行动部际委员会。
2001年7月,中非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召开了部长级磋商会,决定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于2003年底在埃塞俄比亚举行,并原则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后续机制程序》。2002年4月,《中非合作论坛后续机制程序》正式生效,论坛正式步入机制化轨道,今后每三年将轮流在中国和非洲国家举办一届论坛部长会。即将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第二届部长级会议是中非关系史上的又一次盛会。我们相信,会议的成功召开必将为中非友好合作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