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专题 > 以往专题 > 2003年专题 > 中国外交

公众建议

2003-08-13 00:00

  编者按:2002年底,我部政策研究室举行了赠书活动与意见咨询活动,向国内有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赠送了2002年版《中国外交》,并就进一步改进本书编撰工作进行了专项问卷调查。专家学者积极响应,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不少已为我采纳,体现于2003年版《中国外交》内容与结构的改革中。在此,谨向为《中国外交》建言献策的人们表示诚挚的谢意。我们在此摘登部分意见与建议,以飨读者。  



  "每年重要的外交文件,最好能在中国外交中编入一些。如重要的声明、宣言、条约、中国领导人的讲话等。这样更有利于了解中国外交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政策。"
       
--中央党校 李忠杰


  
  "突出的优点是具有官方性和权威性,书中文字资料可靠、全面,是研究中国外交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不足之处是对当前国际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分析不够;与各国关系的正面表述较多,对存在的问题表述不够,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所改观。"
       
--中国人民大学 陈岳


  "对国际形势的综合分析需大大加强和深化;对全球的热点问题和重要的地区问题应有专题评析。"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潘光


  "我认为官方性、权威性、连续性、系统性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也是它的最突出的优势。…国别排列是否应当考虑用拼音或国际通用的方式,以便检索。"
         
--中国人民大学 林甦


  "应强化本书对国际形势、地区形势、当年重要双边关系发展的综合分析;其次需要调整内容,增加领导人和外交部发言人的文章和讲话内容,增加对政策执行情况和效果的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罗红波


  "任何国家的外交活动都不仅仅是局限于政府之间的活动,建议增加文化外交、经济外交、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外交活动的评论,这样就使本书更具有权威性和全面性。"
       
--南开大学  王晓德


  "建议增加'国际热点问题'一章,除详述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外,也写明我国的态度。…建议在附录中增加一些当年公开发表的我国重要外交文件或我国领导人有关外交问题的重要讲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胡国成


  "插图选择较传统,仍以首脑外交为主,没有把我们外交的多样化(多边外交、经济外交、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等反映进去或反映不够。…建议增加"公共外交"栏目,重视树立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正面形象。"
       
--复旦大学  倪世雄


  "《中国外交》是一本大事记式的年鉴。它的一大优点是把一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大事一一记录下来。缺点是看不出这一年我国外交活动的重点和主要问题,也不能反映我国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主要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沈骥如


  "更多反映中国在全球性和多边性事务和亚太地区性事务方面的观点立场,这些涉及人民具体利益的发展不仅是中国外交的重点,也是吸引公众的热点问题。"
       
--南京大学 蔡佳禾


  "我非常希望能有《中国外交》的英文版,希望英文版能够英语准确,规范。"
       
--外交学院 张清敏


  "本书的语言风格稳重客观,没有情绪化色彩,这样就很好,不要改变这种文风。"
       
--山东师范大学 王玮


  "英文版《中国外交》将有利于国外专家学者客观认识和研究中国外交和对外交往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张顺洪


  "应增加宏观分析,即一年来中国外交发展总体走向的分析,从中提炼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是某一政策的调整,或是某种理念的更新)。这也会使微观部分的脉络更加清晰。"
         
--北京大学  程曼丽


   "在文字和图片上可增加中国参与国际组织、国际合作、维和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方面的内容,这些也是外交,也可宣传中国的新形象。"
       
--暨南大学  庄礼伟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