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晋勇总理,各位同事:
东盟与中日韩的合作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我们共同的财富。当前,世界和东亚地区格局正经历深刻复杂的变化,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继续推动10+3合作向前发展。我希望这是一次团结、合作、进取的会议。
诞生于亚洲金融危机的10+3合作,在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不仅维护了东亚金融稳定,而且实现了清迈倡议的多边化,建成了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库和7亿美元的区域信用担保和投资基金。我们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发挥人口、资源和市场的优势,扩大域内的贸易和投资,最大程度地减轻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韩、日分别与东盟建立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顺利启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迈出重要步伐。事实证明,10+3合作经受住严峻考验,得到发展壮大,东亚合作主渠道地位更加凸显,成为东亚各国风雨同舟、共创繁荣的象征。
当前,东亚经济率先复苏,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0+3地区人口超过全球的1/3,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占全球的近20%,域内贸易比重达一半以上,进出口总额占全球贸易的31%,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依存度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明显提高,10+3经贸合作具备了持续、深入、快速发展的良好条件。10+3在农业与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非传统安全、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东亚合作正向更高水平迈进。
必须看到,当前世界竞争更为激烈,国际形势更为复杂,本地区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发展不平衡、对外依存度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值此关键时刻,推进东亚合作的方向不能改变,信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共迎挑战,排除干扰,奋发进取。
建议根据《第二份东亚合作联合声明》确定的目标,下一阶段重点在以下领域加强合作:
第一,加快推进东亚自贸区建设。这不仅有利于提振信心,巩固本地区经济的增长势头,而且对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保持发展活力具有战略意义。我们应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以10+3为主渠道,推进自贸区建设;充分尊重东盟的核心作用,遵守协商一致原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包容开放,兼顾各方关切。
中国作为10+3经贸合作牵头国,提出了10+3贸易便利化路线图,重点是通过今后五年努力,加强10+3成员国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的合作。中方愿与各方协商,提出进一步推进区内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具体举措。我宣布,中方将再向10+3合作基金注资100万美元,希望用于推动东亚自贸区建设的相关工作。
随着中日韩与东盟三个自贸区的建成,中日韩自贸区需要加快进程。三国决定尽快签署中日韩投资协议,确立了在2012年完成三国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的目标。我们应提供更有力的政治支持,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加紧推进相关工作。
第二,深化财金合作。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生效增强了东亚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有助于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络,改进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清迈倡议多边化的有效性,完善其运作程序。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交流与协调,强化和完善区域经济监测机制。
要进一步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建设,用好区域信用担保与投资基金,促进本币债券发行。同时探讨促进本地区债券跨境交易和结算,加强债券市场发展的能力建设。
要着眼长远,针对形势发展,就深化10+3财金合作开展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确立未来合作重点,为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第三,推进其他领域的合作。中方愿与各方努力,推动10+3大米紧急储备建设。我宣布,在去年承诺为10+3大米紧急储备项目专储30万吨大米的基础上,中国再捐资100万美元。中方将继续主办10+3粮食安全合作战略圆桌会议,与各国探讨本地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合作途径。
为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中国愿与东盟及日韩共同支持《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共同推动本地区公路、铁路、航道、港口等建设。
中方支持建立10+3教育部长会议机制,推动教育合作。中方将于2011年主办第九届东亚论坛,与10+3国家社会各界共同探讨推进区域合作的办法。
第四,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协调。首尔峰会是首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中方赞赏韩方将发展问题作为峰会主要议题之一,期待此次峰会能够充分展示东亚合作发展的经验,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国际金融监管、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10+3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应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基础上共同应对。要进一步加强对话与合作,努力推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切实落实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推动坎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我们还要加强协调,共同为即将在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取得成功作出努力。
各位同事,加强10+3合作是实现东亚振兴的必由之路。为了共同的利益,我们一定要肩负起历史使命,锲而不舍地向着这一远大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