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互信与合作
——驻奥地利大使李晓驷出席奥司法部《中国战略》发布会并致辞
来源:    2019-03-28 01:09
[字体: ]      打印本页

  2019年3月25日,驻奥地利大使李晓驷应邀出席在奥地利联邦司法部举行的《中国战略》论文集发布会并致辞。奥联邦议会议长爱普、奥联邦司法部秘书长皮尔纳切克、奥前司法部长奥夫纳、奥中友协常务副主席卡明斯基等中奥各界人士约100多人参加。卡明斯基教授、维也纳大学教授亚当斯·博多莫博士和加谷·里希特博士分别结合文集中各自文章介绍了对中国传统文化、非中欧关系、中国和平外交的看法。

  李晓驷大使致辞表示,随着中国的发展,外界对中国越来越关注,看法也越来越多元。有的人一如既往热爱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的人赞赏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有的人对中国感到担忧,当前主要表现在,担心中国经济下滑,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担心中国实行保护主义,不能公平对待外国投资;担心中国扩张政治影响,推行霸权政策等。我想就这些担心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中国经济将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5%,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7.4亿人脱贫,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30%。但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环境、资源、社会等代价,经济对外依存度也一度高达70%至80%。显然,这样的发展不可持续。

  近年来,中国政府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努力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并已取得明显成效。去年中国经济增长6.6%,应该指出,这是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的不利的国际大背景下实现的增长,而且各大经济体都不容易。今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6%至6.5%,仍可能是世界5大经济体中最快的增长。

  如果说一个国家经济没有问题,是不客观和不真实的。但我们完全有信心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势头。一是经过40年发展,中国经济实力今非昔比,已形成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去年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就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二是中国有14亿人口的市场,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60%。随着民众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环保、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都将产生新的巨大需求。三是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速已明显快于一般工业,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驱动经济数字化转型,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涌现。四是中国正在实施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京津冀、粤港澳、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协调发展,将为经济发展开拓广阔发展空间。五是中国政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减少官僚主义,改善投资经营软环境,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总之,中国有充足的、有利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条件及政策工具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中国将继续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和稳定之锚。

  二、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40年来,中国吸引外资超过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达1.9万亿美元。

  中国赴境外留学生共计520万人,300多万人学成回国;出境旅游人数连年增长,去年达1.5亿人次。

  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

  5年多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6万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建设的经贸合作区总投资289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4.4万个就业岗位和20.1亿美元的税收。

  在去年1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企业参展,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成交额达578亿美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宣布,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

  加入世贸组织的17年里,中国开放程度远远超出当初承诺的广度和深度。

  可见,对外开放给中国和世界带来巨大发展机遇,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改变这个基本国策。欧洲一些人抱怨中国没有公平对待欧洲企业或投资,甚至有人说中国企业快要占领了欧洲。我想说,欧洲及奥地利企业对华投资远多于中国企业在欧洲及奥地利投资,中国对欧洲及奥地利的投资也只占外国在此投资的很小一部分。奥地利《标准报》报道,在对中东欧及巴尔干16国的投资中,奥地利占19.1%,中国只占1.3%。诚然,中国的开放是渐进的,但已越来越全面、深入,步伐也越来越快。我们的目标是完全融入世界经济。3月15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外商投资法》,标志着中国正向更深层次制度型开放迈出关键一步,有利于减少境外企业对华投资障碍,保障其在华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吸引更多海外投资。

  三、中国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是几千年来,和平、和谐的价值观念已融入了中华文化哲学。数百年前,即使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二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频遭侵略和蹂躏之害,饱受战祸和动乱之苦。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是历史上不乏大国由于穷兵黩武、侵略扩张耗尽国家财力,最终导致衰落、消亡的例子。中国无意重蹈覆辙。四是中国在很多方面仍是发展中国家水平,还有艰巨的发展任务,要想达到今天奥地利人的生活水平,我们还需长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艰苦奋斗。

  有的人说,中国在南海采取侵略性政策。事实上,我们没有侵略任何国家,也没有使用武力夺回本来就属于中国的岛礁,而是主张有关国家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争端,如果一时解决不了,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发展。中国也从未置疑南海的航行自由,但个别国家打着航行自由的幌子,不时派出军舰、军机挑衅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中国对此不得不提高警惕。

  还有人说,中国对外合作加重了有关国家的债务负担,举例最多的是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事实上,来自中国的贷款占斯里兰卡外债10%左右,其中61.5%是低于国际市场利率的优惠贷款;巴基斯坦42%长期债务来自多边机构贷款,中国贷款也仅占10%;2000年至2016年,中国对非贷款仅占非洲总体对外债务的1.8%,且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等行业,有利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最近,欧盟及成员国内部关于对华政策的讨论较多,有的人将欧盟国家之间的不同意见归咎于中国扩大政治影响、“分裂”欧洲的结果。中方认为,中欧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双方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中国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稳定、繁荣、和平的欧洲,一贯支持欧盟一体化。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各种问题和挫折,但我们主要从自身查找原因,从不委过于人,并虚心向其他国家包括与我们制度不同的西方国家学习,不断改革、完善自己。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欧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互信与合作。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中国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推荐给朋友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