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和组织 > 国家(地区) > 亚洲 > 印度 > 外交掠影

阿萨姆邦的那些人和事——阿萨姆纪行之四

来源:(驻印度使馆) 2016-06-06 00:17

阿萨姆邦的宣传画,英文翻中文似可为“上有天堂,下有阿萨姆”

  中国缘。

  从飞机上俯视阿萨姆,郁郁葱葱,阡陌纵横,炊烟袅袅,但印象最深的是那条宽阔、舒缓、曲折的大河,那就是当地人民的母亲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她的上游,就是发源并横贯中国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同饮一江水的缘分,使阿萨姆与中国的关系与其他地方相比,天生就不一般。

布拉马普特拉河美景

河边盛开的不知名的花

河边果实累累的荔枝树

  在古瓦哈提刚下飞机,当地接待的朋友就自称他们是云南人的亲戚,说大概在公元13世纪初,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傣族,越过阿萨姆东部山脉移居该地区,统一了当地各部族,结束了长期战乱,建立了阿洪王朝(Ahom),在此繁衍生息。

  接待我们的印度朋友讲,当地方言称阿萨姆为“Asom”,就是掸族的意思,与我国的傣族属于同一个民族。穿行在阿萨姆街头,发现这里的民众与我们确实很有“亲戚像”。在与邦首席秘书会谈时,执掌礼宾行政事务的女士就穿一身传统筒裙装,并告诉我们她就是傣族,让我们倍感亲切,仿佛见到了家乡人。

  邦首席秘书讲,应邦政府邀请,2014年云南保山市组团到访并参加当地文化节,反响热烈,他也很想去云南看看,邻居毕竟越走越亲啊!

  阿萨姆民风淳朴,人民热情好客,许多人主动与我们攀谈,说起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游历阿萨姆的故事。这可不是牵强附会,而是确有其事。《大唐西域记》载,公元7世纪,玄奘接受了当地国王拘摩罗(kumāra)的邀请来阿萨姆邦讲经说法,对当时强大繁荣的迦摩缕波王国赞誉有加。无论是当年还是今天,玄奘在阿萨姆都是拥有千万粉丝的“明星”。 玄奘之后,阿萨姆的佛教衰落了,但拜玄奘之福没有消亡。在丁苏吉亚地区,我们探访了这里的佛寺,庙内常有信徒奉烛,香火还挺旺。

 
丁苏吉亚的一座佛寺,八十户佛教徒在此朝拜 庙里的僧人是印度人,对中国人真友好

  中国菜。

  阿萨姆邦茶园多,油气资源多,中国菜肴也多。在阿萨姆第二大城市丁苏吉亚,饭店的菜单多设有中国菜专栏,虽是当地改良版,但“中国味道”总算有所保留。深受当地人喜爱的MOMO,即印度版的“蒸饺”,料足肉实,配上当地特制的蘸酱,中印结合,符合阿萨姆人的口味,也满足中国“吃货”们的脾胃。在阿萨姆朋友的热情推荐下,我们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印餐,与中餐相比独具风味。

众人喜爱的MOMO

当地精致的傣家饭

印茶和印式冰淇淋

印餐也可做到“光盘”

  我们见到的山东科瑞的几名员工,忍受着高温酷暑及与亲友分别之苦,在这里长期生活工作。他们尽管是外来户,不懂当地语言,但努力融入当地朋友圈。邻里乡亲的婚庆喜事,都会邀请他们参加,阿萨姆朋友也常到中国邻居这坐坐,互相走动。中国菜,是大家聚会和聊天的最佳媒介。

中企员工到印度朋友家做客,教做中国菜

  中国货。

  在网络难以覆盖的阿萨姆邦偏远村镇,街头处处可见OPPO、VIVO等中国产品的广告,机场里也有,说明中国产品的影响力已达印度的边陲,这是件大好事。更重要的是,印度朋友讲,他们正在改变对中国产品仅仅价廉物美的印象,开始称中国产品“很有档次”。

小米手机总是拿得出手,颇受欢迎

  中国人。

  在热心居民指引下,我们在小镇上发现了一家1975年的“老字号”中国餐馆。当听到中国大使馆来人的消息,餐馆的创始人——88岁高龄的李素珍老人特地从家中赶来。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太方便,踱着颤巍巍的步子走来,像见到亲人般与我们紧紧握手,用掺杂着当地语言的国语讲她的经历。

  老人1955年来到印度,随丈夫一起先后在加尔各答、金奈等地闯荡,最后落脚在偏于一隅的丁苏吉亚。餐厅从老人手中传给了儿子,又转给了孙子,几十年风雨变迁,始终坚守着“中国味道”。这些年中餐厅生意越来越火爆,2015年还开设了分店。

  老人已是四世同堂,几十口家人都已拥有印籍,或经营超市,或从事发艺设计,习惯了印度的气候还有印度菜,渐渐融入当地,但仍保留了一些中国的传统习俗,道喜用“恭喜发财”,过春节,拜佛祖,到过昆明观光,去过山东老家寻根。老人的故事平凡但不平淡,是众多华人在海外打拼的一个缩影。

  在丁苏吉亚的马昆县,我们还遇到了七、八户华人家庭,并应邀参观了华人档案室,翻阅了自行编纂的“在印华人工作实录”。

73岁的老人说她叫利机好

当年华侨学校的合照

当年华人的证件照,很有时代特色

  中国情。

  每到一地,热情友好的印度朋友都会为我们奉上阿萨姆邦的“哈达”,用纯棉做的,用来祝福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这一路,我们每个人都收了不止七八条,阿萨姆人的好客可见一般。

欢迎贵宾的印式“哈达”

  我们还专门赴雷多镇参观了“史迪威公路纪念园”。史迪威公路,又称中印公路,于1942年开始修建,连接雷多和昆明,全长1736公里,从动工到通车,共牺牲3万多人。这条鲜血筑成的路,是中印两国人民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纪念园的英文说明板上写着:这条公路是中国军人和工人肩扛手提,一寸寸修出来的。1945年2月通车后,打破了日本对中国长达三年的物资封锁。修路时,很多路段要通过敌占区,在如此艰难条件下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可谓里程碑式的任务。史迪威公路被称为中印战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生命线。

史迪威公路从这里起步

史迪威公路纪念园说明

  雷多邻近印度东部边境最后一个火车站,据说仅通车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大量的战略物资从这里源源不断的运往中国抗日战场,是中国与外界联系的重要节点。我们也到此驻足。

印度最东边的铁路站

  丁苏吉亚地区负责人古普塔(Gupta)看上去很年轻,但已经在阿萨姆邦工作了10年,孩子也出生于此地。他是印度国家公务员(IAS),夫人在邻近的地区做首席警官,是国家警务官(IPS),都是印度精英中的精英。吉普塔和玛格丽特县长巴霍伊(Barhoi)在周末盛情接待刘劲松临时代办一行。刘代办说,阿萨姆邦特别是丁苏吉亚地区、玛格丽特县与中国有三大链接:一是历史文化的链。特别是二战期间中印并肩作战,很多中国军人长眠于此;二是供应链。阿萨姆茶于19世纪时取种于中国福建,最近又打开了中国市场,深受年轻白领喜爱,丁苏吉亚地区正成为阿萨姆茶对华出口的重要基地。阿萨姆和云南地理相近,如果未来公路、铁路连通,丁苏吉亚的民众和产品一天之内就能抵达中国;三是价值链。丁苏吉亚和云南两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给当地百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和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发掘史缘、文缘和人缘的价值,通过共同保护好中国远征军将士的墓地,我们能够向年轻一代传递共同的价值观,那就是“中印友好造福两国人民”。

  古普塔和巴霍伊深表赞同,表示阿萨姆邦资源丰富,有油有煤有水,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但当地老百姓并不富裕,也还存在不安定的因素,很希望借鉴中国发展经验,希望与中国多做生意。

  两位当地的父母官还恳切地说,二战中国军人墓地是当地的宝贵财富,将积极配合中方进行保护修缮,也欢迎中国游客来此凭吊……这让我们觉得暖洋洋的,不虚此行!

  当我们离开这个地方时,心里是这样说的:

  阿萨姆,我们的亲戚家,真该多走动走动!

返回顶部
信息提示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
是否继续访问?

继续访问放弃